你們還記得陳松伶嗎?
我小時候可沒少看她主演的TVB劇集。
比如《金玉滿堂》《金裝四大才子》,只要電視上播出,我肯定是要抱著遙控器不撒手的。
不過,時光荏苒,當年清純可愛的姑娘,已經蛻變成一位優(yōu)秀的成熟女性。
再行相見,她便換了一番風韻。
2016年,陳松伶以歌手的身份站上《跨界歌王》的舞臺。
曾發(fā)過多部唱片的她,會以這種方式重回大眾視野倒并不讓人意外。
去年點燃盛夏的《浪姐》,也有陳松伶的身影。
她雖然停留時間不長,卻成功為我們帶來了驚鴻一瞥的表演。
今年,陳松伶又與丈夫張鐸參加了真人秀節(jié)目《婆婆和媽媽 第二季》。
但網友們在看過她與婆婆的相處模式之后卻紛紛表示,當年的TVB花旦委曲求全,實在太不容易。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急,聽我給你們捋捋。
首先,婆婆對兒子和兒媳區(qū)別對待。
這一點,從陳松伶婆婆接受采訪時就已初現端倪。
只要提到兒子,她就左一句非常勤奮,右一句非常刻苦,滔滔不絕地夸起來沒完。
其愛子程度,可見一斑。
但她自顧自地說著,老伴可聽不下去了——
要說起陳松伶這個公公,雖然出鏡不多,但老妹兒能聽出他對兒媳陳松伶很滿意。
而公公為陳松伶抱不平的話語也側面反映出,婆婆對兒子兒媳的區(qū)別對待,其實由來已久。
參加真人秀節(jié)目,她連象征性地夸一下兒媳都不肯就挺過份。
但比起她在見到兒子和兒媳的后續(xù)行為,這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
不信,你瞧——
敲門時,一直反復叫兒子的小名,忽略兒媳。
進屋之后,抱住兒子就不松手,直接把兒媳晾在一邊。
婆婆抱了好一會兒才戀戀不舍地放開,禮貌性地抱了抱陳松伶。
然后,轉頭繼續(xù)和兒子熱火朝天地聊了起來。
要知道,這可是當著鏡頭的面。
大概陳松伶自己也沒想到,一次難忘的“社死經歷”竟然是婆婆給的。
當時場面十分尷尬,搞得陳松伶只能靠故作鎮(zhèn)定的言語、圍著屋子轉圈的行為來試圖化解。
不過,她從頭到尾沒有表現出任何不良情緒。
老妹兒平心而論,這脾氣可以說是很好了。
婆婆帶了整整一行李箱特產。
紅腸、豬手、酸菜、豆角干……全是給兒子的。
給兒媳的,就只有一堆大蒜。
連張鐸看后都忍不住吐槽——
陳松伶婆婆疼兒子,老妹兒不是不能理解。
只是這特產都帶來了,說一句“給你們倆一起吃”也不難。
一箱子特產,她就勻給兒媳幾頭大蒜。
誰看了不生氣?
但比起初見時的偏心,更讓陳松伶困擾的應該是婆婆對他們日常生活的干預。
陳松伶以貼紙劃分區(qū)域,目的是防止婆婆亂動東西。
暫且不說這種這種方法是否可取,反正到了她婆婆那兒也根本不奏效。
執(zhí)行前,婆婆就為自己爭取領地;
執(zhí)行中,故意打破規(guī)則。
婆婆沒有意識到,兒媳需要私人空間,而私人空間需要被尊重。
她現在的做法,正如她來之前同兒子致電時所說——
雖說婆婆的做法存在很多問題吧,但她確實對兒子愛得毫無保留。
所以,陳松伶為了表達孝心,專門帶她去購物,從衣服到包包、再到化妝品,全看了一遍,但每次快掏錢都被拒絕。
我承認,老一輩勤儉持家的觀念很難撼動。
婆婆看著動輒幾千的衣服,不想讓子女破費也情有可原。
只是,她買衣服不開心就鬧失蹤、面對兒媳關切地詢問無動于衷、以及兒媳幫她暖手卻多次試圖抽走等一系列行為,確實讓人隱約感到她對陳松伶的冷漠。
于是,有網友推斷——
陳松伶婆婆之所以不待見陳松伶,肯定跑不了這樣兩個原因。
一是,年齡差。
71年出生的陳松伶,比張鐸大8歲。
二是,不能生育。
陳松伶因卵巢長過腫瘤而失去了為人母的機會。
但其實從陳松伶和張鐸之間的對話不難看出,她和婆婆之前就已經有過矛盾。
張鐸也表示過,希望把過去的不美好都埋葬。
因此我認為,婆婆并未正面表示過對陳松伶年齡和生育問題的不滿,所以導致她冷落陳松伶的可能有很多種。
比如年齡差距造成的溝通鴻溝、兒子娶妻后的掠奪感等等。
我們不能因為毫無根據的主觀臆測去批判一個70歲的老人,然后借此機會上綱上線,大談女性的生育權等話題。
這樣有失公允。
好在,盡管婆婆有諸多做法不妥,但同時兼具丈夫和兒子雙重身份的張鐸,在處理婆媳關系時算得上張弛有度。
他大部分時間處在一個旁觀的位置,因為清楚自己在母親心中的份量,所以輕易不會對母親施加壓力。
只有婆媳溝通不暢,他才會站出來“維持秩序”。
婆媳之間相處,很難不產生矛盾。
陳松伶也會在事后反思,自己處理問題的方法是否得當。
而在這時,張鐸的開解無疑會為她提供一種支持。
良好的婆媳關系,似乎比愛情還難尋求。
我們不能期待所有的婆媳都像伊能靜和秦昊媽媽一樣,相處模式宛如閨蜜。
絕大多數的婆媳關系更需要一種克制、約束的狀態(tài),才能得以延續(xù)。
自從兒子結婚以后,兩個家庭就應該自主形成一個邊界,雙方都不要越界才好。
當然,如果婆婆真的待你親如骨血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真有這種情況,我會更贊成papi醬的觀點——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年輕時的陳松伶,靈動美好。
在她身上,有著專屬于東方女子的溫柔和善良。
我相信,張鐸眼中的她一直是如此。
縱使容顏老去,愛卻能與歲月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