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么思齊 編輯|漆菲
原標題:日本對華援助走過的40年
“回看40年來豐富多彩的合作,為日中友好奠定了堅固基礎?!盝ICA中國事務所總代表中里太治稱,“今后兩國同樣作為援助國,可以分享更多信息。雖然兩國的對外援助機制不一樣,但具體援助項目中的經(jīng)驗教訓非常值得交流?!?/p>
“怎么來到了這么個鬼地方!”1992年冬,日本環(huán)保NGO“綠色地球網(wǎng)絡”的創(chuàng)始人高見邦雄和四名成員來到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調研,原本被告知此地盛產美人美酒,可到了之后,卻是滿眼黃土和身穿灰土色棉大衣的行人。天寒地凍中,一行人被空氣中的煤煙嗆得睜不開眼睛。
如今,高見已在大同種樹長達27年。最初他沒有資金,也缺乏環(huán)保種植領域的專業(yè)人才,有的只是一腔熱情,加之大同在日本侵華戰(zhàn)爭中慘遭荼毒,村民對日本人有著很深的抵觸情緒。但在高見的誠意感召和實際行動下,荒山禿地重新鋪滿蒼松翠柏,村民看到新生的林地,打心底里接受了這個日本人。在高見看來,“種植于大地,更是種植于人心”。
高見腳下的綠地是中日民間友好的象征,也是日本對華援助項目的一個縮影。1979年,日本對華政府開發(fā)援助(ODA)伴隨中國改革開放開啟,如今整整走過40年。之所以啟動對華ODA,是因為日本政府相信,支援中國改革開放,不僅有利于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還將促進亞洲乃至全世界的繁榮與穩(wěn)定。
去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訪華期間表示,隨著中國發(fā)展成為世界第二經(jīng)濟大國,日本對華ODA也完成了使命。據(jù)對華ODA實施機構、日本國際協(xié)力機構(JICA)介紹,目前僅剩六個對華ODA項目尚未完成,最終其將于2022年徹底撤出中國。
大同口泉植物園內紀念中日合作育苗基地建設的”友好苑“紀念石
“除了仍在進行中的養(yǎng)老和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六個項目,現(xiàn)在的工作重點已經(jīng)轉移到對完成項目進行事后評估,還需要一段時間。”JICA中國事務所總代表中里太治告訴《鳳凰周刊》。
黃土高原上的播種者1979年12月,時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訪華時表示,日本應中國政府要求,為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協(xié)助,“人們期待更加富強的中國的出現(xiàn)。日本之所以推行對華援助,不僅有日本自身的考慮,也是全世界的期待在做后盾?!庇纱?,日本對華ODA正式拉開序幕。
訪華期間,大平正芳向中方通報了第一年的500億日元貸款,包括擴充北京到秦皇島之間的鐵路、建設秦皇島港口、建設湖南五強溪水電站等6個援建項目。
而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華ODA項目經(jīng)歷了從中國沿海地區(qū)到中西部內陸貧困地區(qū)的轉移,援助內容也從最初的基礎設施延伸到21世紀的環(huán)保、人才培養(yǎng)、防災等領域。
在以黃土高原為中心的黃河中心流域,分布著多達4300萬公頃的荒地,水土流失導致農田減少,下游地區(qū)經(jīng)常遭受干旱、洪水和泥沙的危害。致力于環(huán)保事業(yè)的高見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劇變,也預見了如果照目前形勢發(fā)展下去,將會帶來嚴重的環(huán)境問題,屆時不僅會影響中國,還會危及日本。
1991年秋,高見來到北京“推銷”自己的環(huán)保計劃,但屢屢碰壁。在朋友的建議下,他決定到其他地方試一試?!白畛踹x大同并非自己的決定,而是中華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推薦的地點?!?/p>
高見的起步并不輕松。其創(chuàng)辦的“綠色地球網(wǎng)絡”剛到中國時,團隊一共只有5人,他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和中方簽下協(xié)議書。“簽了協(xié)議書就沒了退路,只能到處‘化緣’?!备咭娬f,“我簽協(xié)議的時候答應要弄來10萬人民幣,然后就回日本籌錢,好在真的籌到了。”
此后,高見便扎根于這片黃土地。截至2017年,他的團隊種植了約1887.5萬棵樹,種植面積近6000公頃。2016年,高見還被中國日本友好協(xié)會授予“中日友好使者”稱號。
常年戶外的風吹日曬,讓年過古稀的高見皮膚變得黝黑,習慣一身戶外裝束的他如果不開口,儼然是一個黃土高坡的農民。高見對酒情有獨鐘,走到哪里都不忘喝上一杯。他自嘲說,膚色“一半是曬黑的,一半是喝酒喝的”。
清冷的初秋,高見早早等候在大同口泉植物園門口,迎接前來的《鳳凰周刊》記者等一行人。如今占地面積67萬平方米的大同口泉植物園中心區(qū)域曾是中日合作育苗基地,也是高見最引以為豪的成果之一。
1994年育苗基地建設時只有3.5公頃,到2000年擴大至20公頃。作為日本利民工程項目,日方在1996年提供了10萬美元的無償援助,加之NGO自己籌款資金,共同用于培育當?shù)丶夹g人員、建設基地和管理樓等。
據(jù)高見回憶,育苗基地的建成對植樹造林意義重大?!爱敃r大同山上種的樹苗不僅質量差,而且只能去河北購買,但河北低海拔培育的樹苗并不適合在大同生長。”經(jīng)過幾年試驗,高見決定自己辦一個育苗基地。如今山上遍布的各類松樹,都歸功于這片育苗基地。
2011年,育苗基地被當?shù)卣栈馗脑斐衫裆鷳B(tài)公園,成為周圍居民鍛煉、休閑的場地。高見的團隊不得不轉移陣地,在當?shù)卣疅o償提供的23公頃替代地上,從零開始打造“白登環(huán)保中心”。日本政府再次為此提供11萬美元的無償援助,用于培育新的育苗基地及植林區(qū)。
高見每年至少有四分之一時間待在大同,他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到各縣走訪。1994年他在大同市大同縣周士莊鎮(zhèn)遇駕村做護林調查時,通過當?shù)乩先说弥?,該村莊竟然沒有水井,很多村民只能喝溝里的雨水,更別提洗澡了。
2007年,在他的協(xié)助下,當?shù)厣暾埖饺毡菊?萬美元的援助資金,在村西600米處挖了第一口水井,并建起一座蓄水50立方米的水塔,聯(lián)通每家每戶。通水儀式上,村民們拿著扇子表演起傳統(tǒng)舞蹈,初次前來的日本朋友也隨之起舞。
2007年,在日本援助下,大同縣周士莊鎮(zhèn)遇駕村建起惟一一座水塔,讓自來水接到各家各戶。
廣靈縣苑西莊村同樣是個缺水嚴重的村子。每天清晨,村民挑著鐵桶在水井前排隊打水,但由于出水有限,每天幾乎難打上一桶。以至于村民每次洗完臉的水都不敢倒掉,接著用作家畜飲用水。
高見被這樣的場景所震撼,立刻向日方申請資金。后在日本郵政省國際志愿者儲蓄基金和全國農業(yè)協(xié)同組合中央會的支援下,村里打出一口每小時出水15噸的水井,成為這個縣最深的水井。
通水儀式結束后,一位老人緊緊地握住高見的手不放?!斑@下可好,再也不用出去討水喝了。沒想到今生在世能遇上這么大的好事?!闭f著說著老人哭了起來,結果把高見也弄哭了。通水后,村民們在院子里種起各種蔬果,盡管數(shù)量微不足道,但對他們來說,卻是巨大的變化。
重慶輕軌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為了支持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以優(yōu)越的貸款條件對基建等大型項目提供了資金援助以及技術支持。
在奔騰的嘉陵江畔,蜿蜒多變的輕軌從20層的高樓中穿樓而過——高樓除了6至8層是地鐵站,樓上住人,樓下是辦公樓和商鋪。這是重慶輕軌二號線李子壩站的奇景。近年來李子壩站在社交媒體走紅,每天都有游客慕名前來打卡,重慶市政府還為此修建了觀景臺。
重慶輕軌二號線是中國第一條跨坐式單軌,這條輕軌的問世,離不開早期日方的貸款和技術支持。日方推動者之一是時任日本單軌協(xié)會技術部部長石川正和。
上世紀80年代,時任重慶市市長孫同川訪日期間乘坐了北九州的單軌列車,于是希望引進單軌技術改善公共交通并將其建成重慶旅游的名片。然而,石川在赴重慶考察后得出否定結論。當時重慶方面設想的線路是如今的一號線,但石川認為,該線路70%都是隧道,無法發(fā)揮輕軌的特點。
隨著機動車的增加,1991年重慶市在新一輪城市規(guī)劃中,為改善交通擁堵和大氣污染問題,提出建設3條軌道交通線路的規(guī)劃。建設輕軌的時機終于到了。
中國城市軌道協(xié)會交通資深專家沈曉陽是輕軌建設中方的帶頭人之一。他回憶稱,“我們赴日考察時,時任海外鐵道技術協(xié)力協(xié)會最高顧問、日本單軌協(xié)會副會長菅原操提議說,要從技術角度認真考量輕軌是否適合重慶,并建議我們可以通過與JICA進行合作的方式,使用日本的資金做可行性調查?!?/p>
1992年項目敲定后,菅原操從日本帶來了15人的專家團隊,到重慶調研近一年,考察這里的交通情況、山形地貌、客流量需求以及可以減少多少二氧化碳排放等。輕軌轉彎半徑小,運行噪音低,爬坡能力強,可通過在道路中央隔離帶修建高架橋墩來架設軌道,非常適合山城重慶的地形。
日本專家團隊最終在10條線路中選定了二號線。2000年,二號線的可行性報告得到正式批準并在同年動工。日本為該項目提供了約271億日元的貸款。
重慶輕軌二號線網(wǎng)紅景點李子壩站,列車穿樓而過。
沈曉陽告訴《鳳凰周刊》,輕軌建設中最難的事情是要達到“國產化率70%”,因此該項目僅從日方購入2列編組(共8輛)車輛,其余車輛由日方與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技術合作生產?!叭辗阶畛鯎?,不知道我們的設備質量是否過關,中日合作項目如果出了質量問題誰來負責?最終雙方達成一致,由日方進行技術培訓,寧可延期開通,也要把本土化生產做得細致。”
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中日技術專家的努力下,2005年6月18日,二號線正式開通運營,全長19公里,縱貫長江和嘉陵江之間狹長的渝中半島。
在二號線佛圖關車站旁一個養(yǎng)老機構外側,有一面紀念墻,墻上留有數(shù)百位輕軌建設者的手印和名字,還刻有軌道建設大事記。沈曉陽感慨說,“菅原操老先生一直讓我們非常感動。他除了為重慶的單軌建設出謀劃策,還為重慶整個軌道交通線網(wǎng)規(guī)劃提出很多意見和幫助。”
2009年,菅原操獲得中國政府授予的國家友誼獎。他在接受內地媒體采訪時說,“我感到很榮幸,實際工作大多是重慶市軌道交通總公司的各位在做,真正應該受到表彰的是他們。”
這次合作也讓中日建設者之間結下深厚友誼。“石川先生和我們一直保持書信往來,每到新年,他會自己制作賀年卡,附上全家福照片寄過來,還說很想念大家?!鄙驎躁栒f。
李子壩站則成為電影取景地,2006年的電影《瘋狂的石頭》首次將其帶上銀幕,2016年的電影《火鍋英雄》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也同樣在此取景,進一步推動它的走紅。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僅10月3日一天,李子壩站進出站就達到近7萬人次。
中日轉向第三方共同援助上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日本卻面臨嚴峻的財政局面,進入泡沫經(jīng)濟時期,很多人覺得,應該把對華援助集中在更需要的領域。尤當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jīng)濟體,看到中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和軍力的增強,“叫停對華ODA”的呼聲在日本國內高漲。
日本對華ODA包括有償援助(日元貸款)、無償援助和技術合作。其中要數(shù)有償援助規(guī)模最大——截至2017年,日本對華總計提供了約3.32萬億日元的低息貸款。
考慮到民意,日本政府2001年重新制定《對華經(jīng)濟合作計劃》,將對華ODA項目領域收窄,日元貸款不再用于沿海地區(qū)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調整為以內陸地區(qū)為主的環(huán)境治理及人才培養(yǎng)等。無償援助方面除人才培養(yǎng)領域外規(guī)模均有縮小。到了2008年,日本政府正式終止對華有償援助,僅保留對已有項目的繼續(xù)貸款。此外,還保留利民工程無償援助和技術援助項目。
此后,日本對華ODA主要集中在環(huán)境治理、疾病防控、赴日留學人才培養(yǎng)和海外志愿者派遣項目等領域。
北京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2009年受到日本點字(盲文)圖書館的幫扶,配備了錄音室、10臺DAISY聽書機(可從目錄中選擇想聽章節(jié)或任意頁面的播放機),并創(chuàng)辦了《心目圖書館》,為視障學生提供有聲圖書和讀電影的服務?!秳e把夢想逼上絕路》的演講者董麗娜就是依靠DAISY聽書機完成了中國傳媒大學播音與主持專業(yè)的本科學業(yè),畢業(yè)后如愿以償成為一名語音工作者。
日本對華ODA利民工程無償援助的最后一個項目事關垃圾分類。今年3月,日本為江蘇無錫市惠山區(qū)的一個體驗型環(huán)境學習示范教室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援助。該項目旨在培養(yǎng)當?shù)孛癖姷睦诸惲晳T,以及把廚余垃圾加工成農業(yè)堆肥,實現(xiàn)綠色循環(huán)型農業(yè)。
去年10月,日本政府宣布,在2018財政年度終止新采納對華ODA項目。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希望今后兩國能夠協(xié)調推動發(fā)展合作領域的對話及人才交流,以及進行有關氣候變化、醫(yī)療衛(wèi)生、海洋塑料垃圾等全球性問題的合作。
然而,在評價40年的援助成果時,日本《產經(jīng)新聞》批評說,日方對華援助的初衷和結果之間斷層太大,日本官民為了日中友好提供的援助在中國民間并沒有被廣泛知悉。早在2003年,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就公開對中國民眾不了解日本經(jīng)濟援助表示過不滿。
“對華ODA項目推進時遇到的最大困境,其實是兩國的民意。”中里太治坦言,不止日本,當兩國關系陷入低谷時,中國國內的輿論阻力也很大?!氨热缃o一些項目機構打電話,對方可能不敢接。2012年,中方人員赴日培訓的項目一度不得不取消?!?/p>
雖然日本結束了對華ODA,但隨著中國從受援國身份轉向援助國,兩國在對外援助中還有不少“過招”機會。據(jù)《日本經(jīng)濟新聞》報道,日本外務省2018年度ODA預算申請比上年增長10%以上,主要用于安倍提出的“印太戰(zhàn)略”及“高質量基礎設施投資”政策。而這些政策的重點實施地區(qū)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高度重合。
不過,來自外務省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ODA項目的實際投入費用并無明顯增加,其中無償資金援助減少,向JICA提供的資金持平,對國際組織的費用增幅達0.1%。
去年10月訪華期間,安倍表示“希望構筑日中兩國并肩為世界穩(wěn)定與繁榮作貢獻的時代”,雙方?jīng)Q定創(chuàng)設“開發(fā)合作對話”。這是有別于“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的框架。
今年5月23日,中日政府在北京舉行“開發(fā)合作對話”首次會議。據(jù)內地媒體報道,“開發(fā)合作對話”是中日為聯(lián)合推進對第三國ODA和人道主義援助而設立的框架。外務省官員表示:“我們可以向中國介紹日本的ODA經(jīng)驗,推動中國為援助對象國的健康發(fā)展作貢獻?!睂?,中日會在工農業(yè)和防災等廣泛領域的項目中進行合作,包括分攤出資額和提供技術支持等。
“回看40年來豐富多彩的合作,為日中友好關系奠定了堅固基礎?!敝欣锾慰偨Y說,“今后兩國同樣作為援助國,可以分享更多信息。雖然兩國的對外援助機制不一樣,但具體援助項目中的經(jīng)驗教訓非常值得交流?!?/p>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鳳凰WEEKLY】創(chuàng)作,獨家發(fā)布在今日頭條,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