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萬茜、韓雪合唱《紅色高跟鞋》的直拍舞臺上,劉敏濤貢獻出了精彩的表情包。
一襲紅裙的她體態(tài)優(yōu)雅,正想夸一句,鏡頭就直接懟到她的表情,一會白眼,一會搖頭,姐仿佛沉迷在華麗的表情里無法自拔。 因為被網友說太像“醉酒”,今天她出來解釋:真的沒醉!
平日里,她飾演的角色給人的印象,是帶有時代濾鏡的古典美人。在《偽裝者》里她是紅色資本家明鏡,又美又霸氣;《瑯琊榜》中她是隱忍堅毅的靜妃。 而唱歌時的劉敏濤,活脫脫一支手握王牌,睥睨眾生的霸氣妖嬈女王花。
網友形容這個表情為“三分涼薄三分譏笑四分漫不經心”,簡直是太貼切了。
不少網友跟著起哄,求劉敏濤踢館《乘風破浪的姐姐》。
突如其來的關注度,讓姐姐感到“受寵若驚”。
年輕小花意味著中心和焦點,常年演配角的老戲骨又不是什么熱搜體質,基本上不會有啥宣傳點。
不過,劉敏濤應該也不需要這些。
到了考驗業(yè)務的《演員的誕生》,立馬氣場全開,簡直可以給小生小花們當老師。
這一點,幾乎是他們所在的中戲93班的共同特點。
大家的印象中,中戲96班是當之無愧的“明星班”,因為出了章子怡、劉燁、袁泉、曾黎、秦海璐……等一批明星。
其實僅隔三年的中戲93班也有“明星班”之稱,但93班的特點是:只出戲骨,不出明星。
這個班的學員包括:辛柏青、朱媛媛、李乃文、王千源、劉敏濤……
都不是紅到全民皆知的爆款,而且都挺大器晚成的。
1972年的王千源,1994年就開始演電影了,但直到2010年演完《鋼的琴》才算闖出名堂,當時已經38歲了。
又過了5年,《解救吾先生》才算是站到一線行列。
然而在張藝謀新片《影》中,番位甚至在鄧超、孫儷、鄭愷之后。
搜王千源的視頻,會跳出來大量王源的搜索結果。
1976年的劉敏濤,剛出道就跟孔笙導演合作,拍了《人鬼情緣》。
當年的山影還沒有后來的金字招牌和影響力,直到2015年倆人再次合作《偽裝者》,劉敏終于大放異彩,當時已經39歲了。
其他幾位同學,可能更年輕的觀眾都記不起來,因為他們演的大多是配角。
李乃文就有“黃金配角”之稱,從《集結號》里的呂寬溝、《金水橋邊》里的孫光大、到《戀愛先生》里的張銘陽……
橫向比較一下:上戲93級出了李冰冰、任泉、廖凡;北影93級有徐靜蕾、劉孜,差不多都是二十一世紀初就紅了。
威震娛樂圈的“四旦雙冰”,北影上戲各自貢獻了一名(徐靜蕾、李冰冰),只有中戲93班交了白卷。
每個都是戲骨級別,為什么沒有大紅?
一切都是時間在作祟。
93級的大學生,畢業(yè)時間是1997年。就在后一年,《還珠格格》爆火,成了現(xiàn)象級電視劇。
之前大家認演員,之后大家認偶像、認明星。
趙薇的走紅,甚至同一批的章子怡、劉燁、陳坤、黃曉明陸續(xù)走紅,直接影響了娛樂圈的審美。
女生最好有一張上鏡臉,水靈靈的大眼睛;男生最好哪個角度拍都好看,讓觀眾有遐想的余地。
趕上偶像劇層出不窮,這樣的臉可以放在任何題材的劇集里,去演繹俊男美女的愛恨情仇。
劉敏濤調侃自己:一直長得像48(歲)。
明星>偶像,這是大環(huán)境的原因。跟個人相關的因素則是:
這個班的同學,普遍 “不爭”。
辛柏青和朱媛媛一直就是一對兒,同班同學同時出道,都有不少作品,辛柏青演話劇《四世同堂》甚至奪得了話劇界最高獎項——金獅獎的表演獎。
朱媛媛也1998年憑借《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中的李云芳,得了金鷹獎最佳女主角,是比海清還早的初代“國民媳婦”,但是并沒有趁熱打鐵更進一步。
《妖貓傳》里,辛柏青扮演的李白,番位大概已經是男N號,出場也只有短短幾分鐘,卻讓很多網友大呼:這就是詩仙本仙吧!
更令人唏噓的,是劉敏濤。
當年考進中戲,劉敏濤是按照“小鞏俐”的方向培養(yǎng)的。
同樣是名師高景文的得意門生,同樣演過《活著》中的陳家珍,但最后成為“小鞏俐”的人,是師妹章子怡。
出道之后,劉敏濤最開始是演女主角的(比如聶小倩),起點蠻高。
正當大好年華,她選擇回歸家庭相夫教子, “隱退”七年。
她在《金星秀》上說,自己一次只能盡全力做好一件事,當時她最想盡力的部分是家庭。
再次回歸之后,已經是離異女性,還錯過了最值錢的那幾年。
《偽裝者》《瑯琊榜》大火了一把,之后雖然戲約不斷,但角色已經挑選余地相當有限。
她想成為中國的梅麗爾·斯特里普,卻只能被安排去演大姐和媽。
跟劉濤只差兩歲,在《歡樂頌2》當中演的卻是安迪室友關關的媽,角色整整差了一輩。
只比王凱大6歲,卻已經可以演人家的姐、甚至是……媽。
《演員的誕生》的舞臺上,要接受比自己小三屆的師弟劉燁師妹章子怡點評。沒點心理承受能力,一定會抹不開面子。
這還不算啥,同性+同行都隱隱地有點看輕她。
明明演技是肉眼可見的精湛,卻被宋丹丹直言“年紀大”、“沒人要”。
這未必是人身攻擊,而是宋丹丹自己就吃過這樣的苦。之前她就吐槽過:有好幾年沒人找自己演戲。
其它行業(yè)未必像演員一樣,需要才華、實力,還需要時運,和粉絲的擁戴。能出頭的演員,基本上都是占全了天時地利。
即便如此,那些掌聲和榮耀,也像是掬水月在手,來之不易,失去卻容易得很。
在這個“五一”剛剛成為華語電影女導演票房冠軍的劉若英,早幾年前就說過:
中國的女演員很可憐。紅了之后,大家就開始關注她是不是嫁入豪門,生了幾個孩子,再慢慢忘記她……
但同時,大家也慢慢發(fā)現(xiàn)了:流量小生小花+網文大IP 并不等于一出好戲。一回頭的功夫,熱搜榜上已經換了幾波面孔,而老戲骨們始終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他們沒有在最青春的時刻攀上名利巔峰,卻用精湛的表演,活成了娛樂圈里的限量版,在浮華散盡后重新得到認可。
贏的晚一些,也同樣是值得尊敬的贏家。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