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馬刺教練組的第一年,蒂姆鄧肯似乎有些陌生。雖說又一次回到了波波維奇身邊,但不同于球員時代,身為教練組成員的他更多的還是以一名聆聽者的身份跟隨著老爺子。
經常留意馬刺替補席的球迷一定了解,鄧肯大都是西裝革履,他的專注眼神和行為舉止所透露出來的樣態(tài)也更像是一名管理層人員。
而倘若你不知道此人的來歷,那么還真會認為他是普通人呢!但這就是鄧肯最真實的樣子。無論是作為球員,還是教練組成員,鄧肯從不擺架子,性格的使然讓其始終成為低調的存在體。孰不知,他是一尊古佛;他是圣安東尼奧籃球史上不朽的豐碑;他是無數馬刺球迷尊仰的偉大球員。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這個詞大概是對鄧肯最好的描述。自1997年踏入聯盟,鄧肯即用他的能力、才華、人格書寫了一段讓無數人為之熱淚盈眶的籃球史詩——隊史得分記錄、隊史籃板記錄、隊史蓋帽記錄、隊史出場數記錄……這一連串記錄在印證鄧肯偉大的同時,也將成為后人永恒的追逐對象。
不可否認,球場上他的樸實無華,技戰(zhàn)術扎實而穩(wěn)固,無論有多么震撼的表演出現,鄧肯都極為淡定,頗有些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樣子,因此也被稱為“石佛”。但真正了解鄧肯的球迷都知道,鄧肯的偉大絕不僅僅體現在單純的球場競技上。
攻防質量上巨大優(yōu)勢,賦予鄧肯偉大的資本可話又說回來了,NBA是殘酷而現實的,倘若鄧肯沒有超高的籃球技能,沒有體面的數據支撐,那么后續(xù)的偉大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時光荏苒20載,鄧肯將所有的數據定格在2016年的夏天。20年,足矣讓一名呱呱墜地的嬰兒成長為堅挺的少年;20年,足矣讓一名青澀稚嫩的青年成為沉穩(wěn)莊重的男人;20年,也足矣讓鄧肯從一名新秀成為流傳千古的時代偉人。
從數據上看,鄧肯職業(yè)生涯場均可以拿下19分10.8籃板2.2蓋帽,似乎從賬面看,這不過是一份普通成績單罷了。孰不知,這份成績單中蘊含著多層次意義。而如果拋去后期為球隊做出的犧牲,鄧肯的數據定然比這更加輝煌。
于是就不得不提鄧肯的具體作用了:巔峰期的鄧肯可謂是全能手,攻防兩端都具備著超高的存在感。他是馬刺進攻的發(fā)起點,低位背身技巧極為嫻熟,前轉身、后轉身、半轉身后的勾手和拋投也都是鄧肯常見的進攻武器。
防守一面,他的腳步移動性不是特別突出,但是卻是護框高手,遮天蔽日的雙手也常常將對手的投籃拒之門外;而在體現團隊防守的輪轉、補位、協防等方面,鄧肯也都有著他獨到的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后期的鄧肯還練就了一手穩(wěn)健的中距離打板,進而彌補進攻端的存在感,至于防守,甚至在鄧肯退役的那一刻,都具備重要作用。也正是這種漫長的攻防存在感,賦予了鄧肯偉大的資本。
主動犧牲!一切為了贏球,一切為了馬刺如果說鄧肯初入聯盟,大衛(wèi)羅賓遜的自我犧牲是為了總冠軍的話,那么隨著帕克和吉諾比利的成熟,鄧肯的自我犧牲就是為了讓馬刺王朝更加長久。我們知道,2003年大衛(wèi)羅賓遜退役后,鄧肯就成為了馬刺不可撼動的絕對領導者,那時候的帕克剛剛來此兩年,吉諾比利到馬刺更是只有一年。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聯盟規(guī)則的改變,馬刺在人員變化的同時,其體系也隨之發(fā)生了改變。為了贏球,為了讓馬刺具備長久的統治力,鄧肯也于2005犧牲了出手次數。進攻端,帕克的組織和吉諾比利的突刺成為球隊主旋律,而鄧肯更多的是作為終結者完成簡單的低位進攻。這才有了帕克2007年總決賽MVP,這才有了吉諾比利2008年的最佳第六人。
又過了兩年,鄧肯的進攻欲望下降,他的出手次數和場均得分已經不及隊友帕克了。但在名義上,誰都知道鄧肯依舊是馬刺最有話語權的球員,在很大層面上,正是他的犧牲成就了帕克和吉諾比利的低位,正是他的犧牲成就了馬刺曠世持久的銀黑王朝。
對待老球員如此,對待新成員亦是如此,只要對球隊有利,那么鄧肯就會做出犧牲,哪怕出場時間下滑,哪怕淪為配角。
這就是鄧肯,他并不在乎數據的好與壞,他在賽場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球隊,為了馬刺!
所謂的幽默感,在另一方面體現出鄧肯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鄧肯是幽默的,這是所有馬刺球迷都知曉的事實。具象的例子:在每次賽前的熱身中,出于對老隊友的喜愛,鄧肯都會用皮球砸艾里奧特;沒事兒的時候,鄧肯總喜歡摸吉諾比利的頭,直至摸成禿子;他會在隊友接受采訪時做出浮夸的表情;他會在波波維奇身后扮演小孩子,盡顯調皮態(tài);以及,原地大風車扣籃……
毫無疑問,鄧肯的這些舉動也展現出與其賽場上不一樣的面貌。他的詼諧為嚴肅而莊重的比賽帶來一點樂趣,甚至久而久之成為馬刺的一種企業(yè)文化。而對于鄧肯來說,這就是他的生活狀態(tài),在他看來,生活不僅僅是籃球,許多開心的一面也能夾雜在籃球之中。
通過看馬刺,通過看鄧肯,我們似乎明白了許多道理。籃球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也永遠大于籃球。鄧肯告訴我們在球場上要持有敬畏之心,要具備沉穩(wěn)端凝的樣態(tài),有舍才有得,適度犧牲自我也未必是一件壞事。不可否認,這正是鄧肯受世人喜歡的原因,球迷們不但尊崇他的籃球技能,更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
寫在后面這就是鄧肯,一個在籃球場上取得成功,又在生活中享受自我的偉大球員。他的偉大包含的因素有很多,譬如諸多隊史紀錄彪炳史冊、自我犧牲為團隊著想、為人低調謙遜可敬、甚至在鄧肯退役后的第3年,他還想為馬刺貢獻微薄的力量……
很大程度上,并非馬刺成就了鄧肯,而是鄧肯成就了馬刺。而蒂姆鄧肯,也會成為馬刺永遠的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