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不敵76人。
103比110,快船不敵76人。
莫里斯“莫守信”的首秀難言完美。
在從尼克斯交易來莫里斯之后,我們就曾擔心快船過度擁堵的鋒線,會讓球隊陣容上有所掣肘,果不其然,對陣76人,快船主帥里弗斯的變陣,不僅沒有收到奇效,反而讓原有的優(yōu)勢丟了。
正所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眾所周知,快船本賽季強大的原因之一是陣容的齊整。路威與哈雷爾倆人組成的第二陣容進攻火力強大,經(jīng)過上賽季的磨合,這倆人已心有靈犀一點通,擋拆、空切戰(zhàn)術信手拈來,運用的出神入化。
萊納德和喬治,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但凡事過猶不及。
萊納德、喬治、哈雷爾和莫守信,4人擁擠在快船的鋒線,讓原本無敵的快船鋒線因為球權和位置重疊,反而有些互相影響。
讓我們分析一下本場比賽的一些數(shù)據(jù):
快船首發(fā)陣容,三分線外出手21次,除中鋒祖巴茨之外,都有三分球進賬。
莫守信,出手12次,三分球6次。
喬治,出手15次,三分球4次。
再看看籃板,莫守信全場搶下5個籃板,喬治卻有12個。
再看罰球數(shù),莫守信0個,喬治6個。
通過這些數(shù)據(jù)對比,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明顯的結論:因為莫守信加盟,快船鋒線三分線外進攻點增加,喬治被迫殺入內線肉搏,結果被“大帝”活生生教育了一把。
15投3中,喬治度過了最為低迷的一個夜晚。
喬治被迫殺入內線勉強出手。
是的,莫守信與喬治在位置上重復感很強。
歷史上,這倆人也曾都是防守詹姆斯頗有心得的球員。這倆人的重復感,讓快船的一個短板暴露無遺——控球后衛(wèi)。
快船一直沒有找到一個真正能夠梳理球隊進攻體系的場上“指揮官”,之前的貝弗利更多承擔運球后衛(wèi)的角色,將球帶過前場之后,交給萊納德來處理,然后自己專注于防守。
但貝弗利受傷,路威首發(fā)之后,控衛(wèi)短板就更明顯了。
路威的特長在于進攻,他是典型意義上的得分后衛(wèi)。
至于與哈雷爾的擋拆空切戰(zhàn)術,并不是為了傳球,更多是為了“做球”,方便自己拉開進攻空間而已。
于是,快船首發(fā)5人都成了極具攻擊天賦的“火槍手”,而沒了一個能組織好陣容的粘合劑。
這讓快船的進攻缺乏體系感,只有依靠個人能力蠻干硬上了。
輸給搭配更為合理的76人,也在情理之中。
此戰(zhàn)失敗,對快船的啟示應該有以下這么幾點:
一是路威和哈雷爾的“親密愛人”還是不能分開。經(jīng)過一個多賽季的磨合,這兩位已形成了固定戰(zhàn)術模式,甚至不需要主帥排兵布陣,他們就能自然而然地解決問題。
二是要對鋒線進行科學合理調整,特別是要在戰(zhàn)術位置上進行明確,特別是對莫守信和喬治兩人的使用,要盡快調整方案。
如果讓喬治多持球,擔當組織,又與萊納德有沖突。
如何科學調配,這是擺在里弗斯面前的大問題。
三是要想辦法補齊控衛(wèi)短板,此項不解決,快船在面對強隊時,仍有翻船之憂。
發(fā)展一個詹姆斯一樣的組織型前鋒。
如何解決控衛(wèi)短板?
交易市場大門已關上,快船沒有辦法通過陣容補強來改變。只有考慮怎么捏合目前的陣容體系了。
最可以借鑒的對象,就是同城死敵湖人。
湖人同樣是沒有真正意義上控衛(wèi)的超級球隊。湖人教練組將這個重任賦予給了詹姆斯。并極力培養(yǎng)詹姆斯為下一個“魔術師”約翰遜,也就是組織型前鋒。
有這樣一個極全能的場上“司令官”,讓湖人的進攻體系非常多變,后衛(wèi)埃弗里·布拉德利即便全場助攻為0次,湖人全隊仍能有近30次助攻。
快船,同樣可以考慮培養(yǎng)一個組織前鋒,最為有可能擔此重任的,是萊納德和喬治。
萊納德,曾在猛龍帶隊奪冠。
喬治,曾率步行者與詹姆斯的騎士鏖戰(zhàn)多場。
無論從個人能力上,還是大局觀上、職業(yè)生涯履歷上,他們都足以勝任。
快船的問題就在于,有2個這樣的。是扶持萊納德還是喬治?如若扶持萊納德,那么喬治就要轉移至得分后衛(wèi)的角色上。
一個身高過2米的得分后衛(wèi),能夠背身強打,三分開火的超級得分手,依稀有科比的影子。
那么莫守信呢?
則更應該拉進內線,偏向于前鋒、中鋒搖擺人。他的位置感應該是擠壓內線進攻空間,分擔中鋒壓力,保護籃筐,制造殺傷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