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選秀是NBA球隊補強、重建最有效的途徑,因此當一支球隊無法進入季后賽或者無法奪冠的時候,通過擺爛獲得高順位選秀權(quán)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然而每年參加選秀大會的年輕人的整體成色并不穩(wěn)定,因此就會出現(xiàn)所謂的選秀大年和選秀小年。那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何為NBA的選秀小年吧!
事實上,NBA進入新世紀以來一共出現(xiàn)過4次真正意義上的選秀小年,而第一次就是新世紀以來的第一次選秀大會!2000年的選秀大會上肯揚-馬丁成為了狀元,但從一開始就沒有人認為他會成為超級巨星。
那一年的新秀中,生涯成就最高的克勞福德,但他生涯大部分時間都是第六人,人們對他的評價也是歷史最佳第六人之一。除此之外,特科格魯、理查德森等人就是這屆新秀的門面了,只是這些門面多少都有些拿不出手。
或許這樣的說法會讓很多中國球迷難以接受,但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2002年其實也算得上選秀小年。因為那一年的選秀除了姚明、小斯之外,能被人們記住的人少之又少。在那一年進入NBA的60個年輕人里,姚明和小斯成長為了巨星級別的球員,而巴特勒、布澤爾則是普通球星,再就是斯科拉、鄧利維等優(yōu)質(zhì)的角色球員。所以說,姚明之所以會成為狀元和當時并沒有形成規(guī)模的中國市場關(guān)系不大,但和同年參加選秀的對手整體天賦一般有很大關(guān)系。
2013年的選秀無疑是史上最悲催的一屆選秀,人們都在嘲諷騎士選擇了本內(nèi)特,可當時騎士還有什么更好的選擇嗎?當然了,會有人說字母哥,但字母哥也是在第十五順位才被選中,也就是說當時的字母哥并不被人看好。
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選秀大會開始之前,騎士隊瘋狂兜售他們的狀元簽,但卻沒有球隊愿意接手。同時熱火隊、爵士隊等都把自己首輪末尾的選秀權(quán)進行了交易,得到的則是部分現(xiàn)金和14年的次輪簽。在NBA的歷史上,把首輪簽當成兒戲的年份并不多,而新世紀以來這是唯一的一次。
第四次則是2019年的選秀,事實上從一開始這屆選秀大會就是標準意義的小年,只是因為杜克三少的出現(xiàn)讓人們對這屆新秀多少出現(xiàn)了期待。尤其是蔡恩,他的身體天賦實在太好了,因此他成為了2019年新秀最矚目同時也是唯一矚目的球員。但遺憾的是蔡恩至今還沒有在NBA常規(guī)賽出場過哪怕一分鐘,但他卻簽下了將近1.2億的合同,所以他會不會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躺下真的說不好呢!
事實上,2016年選秀大會也曾被看作是小年,但從去年夏天開始這一屆的年輕人仿佛突然覺醒了一般,目前已經(jīng)有5人拿到了億元合同,而英格拉姆等人也將在新賽季簽下大合同。所以說,這個“選秀小年”的帽子我們是無論如何也扣不到他們的頭上了。
其實總結(jié)來看,選秀小年和大年的區(qū)別就在于參加選秀的年輕人的整體天賦如何,而不會因為一個人天賦出眾受到影響。就好比08年新秀,雖然成為巨星的人不多,但他們的整體天賦在那里,只是因為傷病和場外原因影響了這批年輕人的成長;再比如19年新秀,盡管蔡恩已經(jīng)萬眾矚目成這個樣子了,但他一個人是不足以撐起一屆選秀大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