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來源:中國國際象棋協(xié)會
為了防止國際象棋比賽墮入無聊的深淵,世界冠軍們的腦洞越開越大。當年菲舍爾提出的任意制國際象棋(chess960)是一次很好的嘗試,近年來也不斷被高水平棋手采用。但是破壞對稱性擺法的國際象棋總覺得缺少些美感,而且在實操階段,確實起評分的體驗是不一樣的(在至少10多種局面中,先行一方的優(yōu)勢被放大了)。

Chess 960的一種
如何改革國際象棋才能增加復雜性,減少和棋的可能?我最近看到了兩個有意思的觀點:一個來自前棋王GM Kramnik的“禁止王車易位理論”,另一個思考來自GM Gserper提出的“取消時限控制和限著控制理論”。個人看來,兩位特級大師的建議都各有可取之處,值得我們思辨討論。本文將著重評析克拉姆尼克的取消王車易位理論。
在克拉看來,現(xiàn)在頂尖棋手想分出勝負的難度是非常大的。特別是當一方鐵了心要求和的時候,幾乎不太可能贏得比賽。他給出的論據(jù)是:卡魯阿納和卡爾森的世界冠軍對抗賽,慢棋12盤全部下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后一盤卡爾森和卡魯阿納的慢棋比賽中,卡爾森是在占據(jù)優(yōu)勢的情況下主動提和的,這并非因為卡爾森不想贏得勝利,只不過他認為快棋他的優(yōu)勢更大罷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也許GMGserper改革賽制的倡議更符合邏輯。
拋開動議因素,我們單純討論一下取消王車易位限制能不能把局面變得更復雜,從而降低和棋的概率呢?
從DEEP MIND團隊給出的實驗對局看來,確實把局面的復雜程度大大提升了。我們來看其中一盤Alpha zero 左右互搏的禁止易位對局,確實局面非常動態(tài)。

No castle game
我們發(fā)現(xiàn)當禁止王車易位之后,側(cè)翼進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其中帶來了幾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
1。白方常常采用h4這樣的走法把車從h1-h3-g3(在不止一盤的對局中采用過)
2。棋手依然會采用人工易位的方法將王過渡到局面的一角

黑方Ke7 Re8Kf8人工易位
我們再看另一盤左右互搏的案例

這時候問題來了:既然大家依然會將王走到安全的地方,“完成變相的王車易位”,那么禁止王車易位是否屬于多此一舉呢?
并不是這樣,克拉姆尼克其實是想通過禁止王車易位的方法,降低每方棋手尋求庇護所的速度,同時給雙方的側(cè)翼進攻贏得時間。
對比一下傳統(tǒng)的王車易位和人工易位的步數(shù)會發(fā)現(xiàn),人工易位通常至少損失2步棋,而這兩步棋往往給側(cè)翼進攻贏得了時間。如果常下異向易位對局的棋手會發(fā)現(xiàn),往往勝負就在一步棋之間,白方快白方就贏,黑方快黑方就贏棋。所以克拉姆尼克的真正意思并不是禁止王車易位,而是減緩防御工事構(gòu)筑的時間。
既然可以極大增強局面的不確定性,那么這個方案會帶來預期的結(jié)果么?
我個人持保留意見。
我們來分析:克拉姆尼克所想解決的問題大部分只出現(xiàn)在職業(yè)棋手和頂尖棋手中間,那么這樣改革之后的實驗結(jié)果是什么樣的?至少從提供的兩盤“克拉滿意的對局”來看(上文展示的),全部都和棋了。也就是說,雖然過程下的很精彩,但是結(jié)果還是和棋了。
在進行了另外十盤實驗對局之中,依然是9盤下成了和棋。

另外提供的十盤無易位規(guī)則對局
這就有點類似于:規(guī)定兩個棋手必須盤盤下“鮑特威尼克變例”(一個很激烈的變化),但是結(jié)果兩位高手還是盤盤和棋。也就是說,雖然局面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但是雙方棋手還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找到精確的辦法應對。至少從現(xiàn)階段的實驗結(jié)果來看,取消王車易位并不一定會讓卡爾森的棋盤盤分勝負。
這是因為,對于超一流棋手而言,可能一盤棋不會犯錯誤或者只會犯1到2個小錯誤,這時候我們雖然通過禁止王車易位降低了容錯率,但是兩方棋手仍有很大概率一盤棋都不犯錯誤,所以并不會顯著改善結(jié)果——和棋。

卡爾森vs卡魯阿納
但有一個可怕的是,如果取消了王車易位,幾乎可以確定低水平棋手再也無法招架高水平棋手的進攻。比如在正常的對局中,2600的棋手經(jīng)常可能就通過側(cè)翼進攻沖垮23、24以下的棋手。如果再不讓王車易位,那么跪和的可能性幾乎很小。下面這個棋,白方走g4這個變化并不是十分可靠,但是如果白方是一個27的大神,黑方的心理首先就崩潰了。因為越是動態(tài)的局面,越對容錯率有要求。

比如類似的局面
個人認為,國際象棋現(xiàn)在的發(fā)展已經(jīng)到了兩極分化的階段。對于低水平棋手來說,一盤棋要犯無數(shù)個錯誤,而對于高水平棋手來說,幾乎可以控制到不犯錯誤。王車易位的存在顯然屬于是為低水平棋手提升容錯的方案,如果取消這個福利,可能國際象棋的平衡性將徹底打破。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解決國際象棋和棋多的問題呢?恐怕不能一邊倒的通過降低容錯率來解決。相反,我認為應該從提升犯錯成本的角度上入手,可能更有效果。在這一層面,我更認同GMGserper提出的理論,我們下次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