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寧與NBA球星簽約事件鬧的沸沸揚揚,傷了不少國人的心,頭天很多網民指責李寧不知廉恥,今天不少自媒體卻為李寧道歉懇求支持與理解!李寧的公關反應迅速制止品牌形象惡化,但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卻不買賬,他們不是為李寧公關掌控輿論而傷心,實在為李寧“忘本逐利”的因為而傷心!
那么李寧的“本”究竟在哪里?我們看下數(shù)據。
先來分析下數(shù)據。
1.2015-2018年李寧的應收穩(wěn)步增長,2018年破首百億,年均營收增長過10億,成績喜人。
2. 中國市場是營收絕對大頭,每年營收占比超97%,僅18年中國市場營收就突破100億,國際營收占比不到3%,稀釋到其他國家市場就更小。
3. 每年的營收增長動力來自中國市場,國際市場營收增長緩慢甚至2018年出現(xiàn)海外市場營收占比同比減少。李寧的“國際化”無的放矢!
4. 單獨看2019年上半年的數(shù)據,國外市場營9700萬,中國市場營收61億占比1.6%,差距懸殊。
(數(shù)據來源李寧財報
http://ir.lining.com/sc/ir/reports.php?period=2019-2023)
我不禁要問李寧還是一家國際公司嗎?算不算國際知名運動品牌?營收全靠中國市場支撐全靠中國消費者買賬!當李寧擁有“中國”的buff時,他是一家令人尊敬的企業(yè),是名族品牌。但當“中國李寧”除去“中國”時,李寧還算什么?NBA事件,中國網民有記憶,中國消費者有記憶,但李寧視乎卻在忘本。商業(yè)有商業(yè)的本質,但是企業(yè)應該有企業(yè)的責任,國人也應該有自己的尊嚴。一百億的市場和2億的市場該怎么選擇,我想大家都會做這道題!
李寧,你可長點心吧!
(本文屬于原創(chuàng),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