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特報專稿 記者/秋白
2019年的最后一天,信小呆發(fā)來微信婉拒了記者的采訪邀請。“我現在不太想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了”。
成為“錦鯉”的第二年,信小呆對接受采訪感到警惕。翻閱這一年的報道,2019年7月,信小呆在采訪中透露身體變差、信用卡透支,《一夜暴富的“錦鯉”女孩:如今刷爆信用卡 陷入焦慮》登上熱搜話題。2019年12月,信小呆在采訪中陳述了這一年的辛苦和疲累,“中獎后額外支付20萬”等話題再度讓信小呆陷入爭議?!昂芏嗍虑槲疫€是選擇自己來做澄清吧”。信小呆告訴記者。
作為《10個90后的十年》系列采訪的人物,按照約定,信小呆本將在此后五年接受我們的采訪。今年12月初,信小呆也和荔枝新聞初步敲定了12月底的采訪時間。然而12月中,信小呆告訴記者,“可能要放你們鴿子了,最近都是一整天一整天賣出去的,真的不一定有時間”。最終,信小呆婉拒采訪。
2019年,這位被千萬大獎砸中的年輕人經歷了什么?荔枝新聞通過信小呆公開接受采訪的報道、公開發(fā)表的微博和平時與她的零星接觸,從側面記錄下她的2019年。
[成為工作的旅行]
“你猜我們今天在哪?我們在熊本……”在2019年微博發(fā)布的最后一個vlog里,信小呆對著鏡頭雙手合十。旅行、拍vlog構成了她這一年的大部分生活。循著那份令人艷羨的包含來自全球14個國家上百家商戶的免費吃喝住行邀請的“支付寶錦鯉”超長禮單,26歲的信小呆徹底從日常生活中脫軌,和閨蜜一起環(huán)游世界。
從前,她是北京某國企的IT工程師,沒有護照和簽證,從未出過國,只在出差回京時坐過一次飛機。而今年,她積攢了46張機票,去過的地方幾乎繞地球一圈。她在微博上認真地總結了這一年的足跡:一月泰國,三月臺灣,四月揚州、南潯古鎮(zhèn),五月加拿大、阿拉斯加,六月馬爾代夫,七月重慶,八月成都,九月澳大利亞,十月日本、廣州,十一月廈門、新西蘭,十二月哈爾濱……幾乎每個月都會出行一次,有時候一個月甚至會去兩個國家。在接受《GQ》雜志采訪時,信小呆透出疲累,“大部分都是走馬觀花”。
見識更廣闊的世界,這段旅行一開始令信小呆感到喜悅。但隨著旅行次數的增多,每次駐足三到五天,信小呆也覺得遺憾,“就如同剛認識的朋友,剛剛相識便不知下次何時才能再見”。在《GQ》雜志對于信小呆的采訪中,對這段旅行有更直白的表達,“當旅行成為工作,它就只是工作”。
這份“工作”有自己的限制:旅行地的選擇并不能隨心所欲,禮單上的獎品有時效,也需要提前預約才能成行;有不得已的疲憊:長途飛機令她恐懼,“事故率很低,但一出事就……”,去往與北京時差15個小時的阿拉斯加后,信小呆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入失眠;有付出和回報落差時的懊惱:在新西蘭的觀景大巴一日游里,“一天下來都在交通工具上。車上顛簸,玻璃反光,也不能拍視頻?,F在想想覺得有點不值得”;也有必須的社交:“日本那趟獎品很多,支付寶安排了地接人員帶我去答謝合作商家。有的地方有獎品可領,有的商家并不提供獎品,我去了就是拍拍視頻,與店長寒暄一番,像個吉祥物……這種‘大型客氣現場’讓我挺累的”。
更多“工作”中的日常是信小呆和閨蜜各玩各的手機?!八撠熍臄z剪輯,我負責出鏡當吉祥物,晚上回到酒店,她整理素材,我發(fā)微博寫游記”。
2018年,中獎后的信小呆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她準備做旅行博主。2019年,信小呆在微博上發(fā)布了數十個旅行vlog,分享美食和美景。微博認證信息除了“2018支付寶中國錦鯉”,新增“微博vlog博主”。
[被分割的自由]
成為工作的旅行,似乎不像人們想象得那么美好,但依舊有美好的部分。旅行的過程中,自然風光最令信小呆留戀。“相比城市,我更喜歡自然景色。墾丁的后壁湖就很好,雖然基礎設施很破舊,但人少,我可以安安靜靜在海邊走,看看珊瑚”。阿拉斯加的雪山也是信小呆念念不忘的風景,“那種未曾見過的景色,那種自然感,原始感,它橫向生長就這么橫向生長了,沒有人去管它”。
信小呆對阿拉斯加的共情來源于對自由的想象。她在微博寫道,“當踏上阿拉斯加這片土地,看著山上的積雪融化匯到山腳下成為河流,草木毫無規(guī)則的野蠻生長,仿佛在那一刻與《荒野生存》中的主人公產生了些許的共鳴,想要回歸自然去了解真正的自由的模樣,想要人生為了體驗而活”。
這份成為旅行的工作,看上去是自由的,實際上屬于自己的時間卻更少了。
在微博上談及“財富自由”,信小呆充滿期待地寫道,“財富自由也就等于說我就擁有了時間,那我就可以有時間對所有我感興趣的事情追根溯源……如果財富自由的話,我最想做的是花大量時間去觀看去閱讀去填補我有興趣去了解的知識的空白”。
這一年,信小呆在靠近“財富”,卻似乎在遠離“自由”。準備旅行、旅行路上、接廣告、參加活動……各種事務填滿了她的大部分生活。去年,說起電影和書,信小呆如數家珍。今年,信小呆讀書和看電影的時間都在變少。她在接受采訪時坦陳,“我夢想在一個冬天,去一個下雪的地方,雪特別大,人都出不去門。我躲在屋子里,有充分的食物、充分的水,當然最好有網。我自己一個人,就在那兒過一個冬天,看書、看電影?!?/p>
仍有的“自由”是她堅持自己運營的微博號,盡管一年來點擊量和評論數都在下降。有網友在她微博下方評論,“還不如一開始就50萬把號賣了,一手好牌打爛了”。但信小呆卻不覺得后悔。
總結這一年的經歷,她在微博寫道,“在旅行最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有猶豫過是投靠一個不錯的公司還是就這么自己傻玩傻樂,記得當時有個人和我說,其實就看你自己的選擇,如果你要是重在體驗那就先自己做做看。于是,我選擇了‘重在體驗’。一年下來,雖然在旅行中糟心的事情也遇到不少,但不得不說,‘體驗’的感覺真的相當不錯。我們一行二人自己做攻略安排行程,自己剪視頻寫游記運營賬號,盡管效果不是那么的盡如人意,盡管可能真的像一些評論里說的那樣一手好牌打的稀爛,但我能在微博中分享著我真實的感受,能把所有的事情都不受束縛的掌握在自己手中,這種感覺真的,超棒”。
[真假之間的平衡]
“把所有的事情都不受束縛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信小呆的期待。但是,成為公眾人物,意味著放棄一些自我。
翻閱微博和《GQ》雜志對信小呆的專訪會感到兩個撕裂的場域。
微博上的信小呆,積極、正向。在郵輪上被困后,信小呆發(fā)布了一條vlog,同時配文,“在郵輪上的工作人員每個人的合同期都是加減一個月的,也就是說船員不論遇到身體不適還是惡劣天氣都至少要在船上飄搖5個月才能下船回家,在海上漂了5天便足以讓我們感受到度日如年,但在船員眼中其實5天完全不值一提。果然大家都是辛苦人!”
然而在專訪中談起同樣的事情,“被困海上的郵輪之旅即將結束,船上的一位經理召集旅客開會。她先做了下船流程的宣講,然后說到船員的不易——無論任何情況,都至少要在海上工作5個月才能下船回家。我當時處在焦慮的頂峰,心想,確實不容易,可這不是你們的工作嗎?誰的工作不是這樣?”
在專訪中,信小呆坦陳,旅行博主必須呈現美好,即便有時候不那么真實,廣告主不會喜歡每天喪里喪氣的博主。我一直試圖在這真假中間找到一種平衡,盡量表達真實的我。
這一年,信小呆的廣告主大部分來自購物微博號,形式常常是轉發(fā)抽獎。有時候,也會和游戲、紅包廠家等合作。和去年相比,信小呆廣告的數量明顯少了很多。在接受采訪時,信小呆表示,“最近我想把微博的廣告刊例價降一降。我知道我的價格偏貴。但微博有它內部的評價體系,我沒能降價。我也不能繞過這個平臺私下接廣告,會被屏蔽。沒辦法,在平臺面前,我就是微不足道的一個賬號,沒什么特別的”。
不過,在微博這個平臺上,一些網友仍然會把信小呆當作特別的許愿池,祈求“考試通過”、“一夜暴富”……只是,這些互動和評論也肉眼可見地越變越少了。一年已經過去,支付寶禮單上的獎品也陸續(xù)到期。原本從澳洲國立大學歸國、準備去“四大”會計事務所的閨蜜準備回歸生活,找份工作;而信小呆在接受騰訊谷雨實驗室采訪時透露,還準備繼續(xù)做博主,“因為能做,能繼續(xù)做下去”,“她開始學習自己剪視頻,意外地發(fā)現這事還挺有意思”。當荔枝新聞問及今年的規(guī)劃,信小呆表示,正在制定中。
[不愿意模板化的未來]
在一切都快速更迭的年代,“錦鯉”們也在更新換代。2019年,正在西安讀大學的女生成為雙十一超級錦鯉,同樣斬獲一份長達數米的禮單。
在微博上,她回復,“我還要繼續(xù)讀書,也不想做第二個信小呆”。
“信小呆”三個字似乎已經成為一個消費主義時代的“錦鯉”符號,盛滿人們對“一夜暴富、改變人生”的想象。
“信小呆”很排斥對她的“暴發(fā)戶”式的塑造,她始終覺得自己至今是非?!暗陀钡娜恕?/p>
她選擇接受錦鯉帶來的“體驗式”人生:辭職、環(huán)球旅行、接廣告……但她強調,中獎后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影響,不變比變化更多。
年中的時候,信小呆因信用卡刷爆登上熱搜。在微博中,她回應道,“前不久的熱搜似乎給我的生活下了一個定論,典型的故事模板,典型的一夜富有后揮霍潦倒。但遺憾的是,有過迷茫有過沮喪但到頭來我的生活軌跡依舊按照著我喜歡的方式繼續(xù)發(fā)展。其實,勾勒了二十多載的輪廓怎么可能會因為一件事情崩垮掉,‘也太小看我了吧!切’”。
信小呆繃著勁要逃離出“故事模板”的框架。事實上,人們也更愿意看到“一夜暴富”后的多元樣本。
中獎后會怎樣?一年的脫軌之后是漫長的人生。她還有長長的人生去證明那句剛剛中獎后接受媒體采訪時的剖白,“我即使沒有中獎,也是一個認真生活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