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對話嘉賓:李智(@edagarli)
訪談編輯:芒果果
26 歲,人生才剛剛開始,應該拿著畫筆慢慢構思,應該抱著吉他緩緩寫詩,人生有一萬種可能。但 26 歲的李智,卻成熟的帶點滄桑。
他應該算是那種典型的愛折騰的年輕人,大學時就開始創(chuàng)業(yè),也愛自己寫文章,一是科普技術,二是梳理自己的思緒。思否伴隨了李智從大學創(chuàng)業(yè)到如今入職阿里的整個過程,見證了他的青春和成長。
年少輕狂——初出茅廬
高中的時候,契機主要還是身邊的朋友吧,剛開始還是瞎折騰,覺得挺有意思的,能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其實編程并不能算我小時候的夢想,只能說 10 幾歲懂事后,就開始想自己創(chuàng)業(yè),后來真的去做了,最后雖然失敗了,我覺得原因還是創(chuàng)業(yè)這件事本來就很難,比的也是心力、耐力、持久力,再加上自己深度思考不足,錯過很多,唉,還是年輕的時候太菜了。
Q:是怎么與思否相遇的?
主要還是因為 黑客馬拉松 吧,以前大學的時候,參加 黑客馬拉松 才與思否結緣的,當時國內好像也就思否首先搞了這個,每次去參加 黑客馬拉松,都能認識一些朋友,而且高陽也挺好的,我記得當時熊君睿我們幾個人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高陽也提供了很多建議支持, 還推薦去參加 90 后第一屆 IDG 資本舉辦的創(chuàng)業(yè)大賽,當時沒有想到獲得了第一名,也因為這個,才有很多資本上門來投資。
我現在每天都會習慣上思否刷一刷,不刷還有點不習慣了,每天訪問頻次最高的,我覺得肯定有思否;國內來說我覺得除了思否以外,找不到讓我滿意的社區(qū)吧,思否影響了我不少,包含社區(qū)認識的朋友,黑客馬拉松,沙龍等等。
風華正茂——無畏青春
Q:掌握哪些語言,有哪些學習工具?
除了工作需要的語言以外,我覺得可以憑自己的興趣去學習一到兩門腳本語言,其實語言是相通的,我一般學習語言,官網文檔,github 搜索入門案例啥的,比如我當時要寫個 iOS 應用,github 上有個 swift 0 到 30 天入門小案例啥的,結合案例學習就很好。當然你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把自己學習的東西沉淀下來,也可以 github 分享出去。
Q:目前主要使用的編程語言是什么,有沒有嘗試其他新的編程語言?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 Java,因為工作需要。最近也在玩 Rust,the future system language,Rust 沒有 Runtime 和 Garbage Collection,也就是說 Rust 沒有運行時,也不用垃圾回收。這使得它的運行速度非??欤⑶液苁却?。相比 Java 而言,好太多了。而且 Rust 可靠性真的很強,嚴格的編譯器將隱患扼殺在萌芽時期,一旦編譯通過,那么程序將變得非常穩(wěn)定。
Q:目前為止最滿意的開發(fā)項目是什么?
這個問題想了下,好像也沒有,就算之前創(chuàng)業(yè)的項目,現在想想也感覺不是很滿意。只能說目前現在做的低代碼平臺還不錯,主要是快速生成代碼,應用程序的平臺。之前我也寫過一篇叫《低代碼開放平臺:開發(fā)人員早日脫離 996》的文章,里面具體講了低代碼的理念。
Q:如何看待低代碼開發(fā),會成為未來趨勢么?
是的,肯定是未來的趨勢,目前國內外已經有很多公司在搞這塊了。隨著發(fā)展,業(yè)務系統(tǒng)越來越呈現出”復雜性,臃腫和快速變化”的特點, 企業(yè)正在盡可能利用軟件簡化運營、建立新的分銷渠道、改善客戶體驗,以及創(chuàng)造新的產品和服務。傳統(tǒng)的軟件開發(fā)模式,要求需要有專業(yè)的開發(fā)人員開發(fā),開發(fā)人員除了考慮業(yè)務邏輯,還有包含各類中臺及基礎設施,這些基礎的構建對用戶企業(yè)來說也是一個耗時耗力的過程,因此常常是交付時間和成本總是不及預期、人員不足無法應付快速變化的業(yè)務、開發(fā)人員過多對企業(yè)也是個沉重的負擔。
據統(tǒng)計,企業(yè)應用中業(yè)務邏輯開發(fā)占服務端開發(fā)總耗時 40% 以上,在這種形勢下,屏蔽底層技術差異性和復雜性,降低服務端業(yè)務邏輯的門檻,提高服務端業(yè)務邏輯的開發(fā)效率 ,已經成為一個應用開發(fā)較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Q:開發(fā)中遇到過最難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開發(fā)的話我記憶中好像沒有太多困難的事情,主要是時間的長度,花時間很多可能是幽靈問題啥的,這也不算事最難解決的問題,我覺得最難解決的問題還是跨界吧,比如我當時要自己去做一款獨立的產品,自己去思考產品,自己去設計 UI,還要學習運營啥的,這算是自己短期比較難解決的問題,要多花很多時間。
Q:從業(yè)至今遭遇過的最大打擊什么?
當時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失敗吧,突然感覺沒有目標了,一下就像氣球泄了氣一樣的,說實話當時基本沒日沒夜的,整體呆在小屋子里面,白天睡覺,晚上起來玩游戲,發(fā)呆啥的。大概持續(xù)一個月了吧,后面自己想通了,其實很多困難,挫折的事情,別人勸也沒用,關鍵自己慢慢就會想通的。
年輕有為——志美行厲
Q:玩過哪些社區(qū),為什么開始在社區(qū)寫文章?
思否,v2ex,掘金等等。覺得社區(qū)這種氛圍,感覺不一樣,可以認識不少人,與人交流啥的。目前主要還是在sf寫文章,當然也會同步到自己的公眾號(行走在創(chuàng)業(yè)的路上)。
Q:有什么個人的特別的工作習慣么?
我半夜寫代碼效率很高,我記得以前在家沒網,還去網吧通宵寫代碼呢。
Q:在網吧通宵寫代碼的時候發(fā)生過什么有趣的事么?通宵寫代碼的感覺怎么樣?
在網吧的時候,旁邊的人都在玩游戲,看著我寫代碼,一臉懵逼,哈哈。通宵寫代碼,我感覺挺爽的,帶上耳機聽歌,腦袋思緒飛快, 不過不好的地方就是什么軟件都要下載一遍很浪費時間,所以后面我直接把包搞到U盤上了。
Q:生活中有什么愛好,如何緩解工作壓力?
以前主要是宅在家,玩玩電腦,玩玩游戲,自己獨立搞搞軟件啥的?,F在比較好了,平常周末會出去 happy,爬爬山,騎騎車,一些戶外運動。感覺現在不像是個程序員了,哈哈。剛接觸的人,還認為我是個產品呢。
Q:家人支持你的選擇么,對這種「折騰」怎么理解?
我是個很愛折騰的人,我家人不是這樣,他們認為我穩(wěn)穩(wěn)當當就好了,從離開父母,大學的時候開始,就開始與家人有很多沖突,比如說讓我考研,當大學老師啥的,結果我去創(chuàng)業(yè)啥的,不過他們現在理解了,慢慢也不怎么管我,他們對我還是放心。
Q: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是否還會選擇這個職業(yè)?
還是會的,主要當時還是因為興趣,覺得還是蠻有意思的,雖然現在可能為了生活,去努力的工作,但是工作的東西也不是說沒有意思,發(fā)現了也覺得蠻有意思的。對自己的期許還是覺得好好努力吧,隨心去做一些事情,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比如最近我就在學習運營相關的東西。我接觸的東西太多了,希望我能把這些東西后面系統(tǒng)化下,正打算出一系列文章啥的。
Q:對編程初學者和懷抱夢想對年輕人有什么建議?
年輕的時候還是要多打拼下,看自己的規(guī)劃,如果后面像創(chuàng)業(yè),可以畢業(yè)后就加入明星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去體驗學習下,自己也會成長很快的,如果后面拼搏想成為高管,我覺得還是老老實實去大公司一步一個腳印去成長。我希望還是要一直保持初心去做一件事。
Q:給初學者的建議提到了保持初心,你是怎么定義初心的?
怎么說呢,就像很多好公司的股票一樣,就算你在它價格很低的時候就買了,在周圍人都悉數賣出、主流媒體看空股市的時候,你還能堅持不賣嗎?當周圍人都在買房買車,買第二套房、換第二輛車的時候,你還能堅守自己制定的“自我成長”原則,每年將很多時間和金錢放在自我成長上,堅定的成長與學習長達五年之久嗎?相信99.99%的人都在搖頭。所以這個這就是初心,保持這個初心很難。
我有酒你有故事么?
歡迎有興趣參與訪談的小伙伴踴躍報名,《思否有約》將把你與編程有關的故事記錄下來。
報名郵箱:mango@sif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