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芳
國慶假期,得益于國民的“逛吃逛吃”,美團點評的股價開啟暴漲模式。截至10月11日港股收盤,其最新市值已是小米的2.4倍,成為僅次于騰訊和阿里的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有網友稱,國內互聯網巨頭已從BAT進入ATM時代(阿里、騰訊、美團)。
2018年時,還巨虧1000多億的美團,今年二季度就“閃電”盈利,它能坐穩(wěn)互聯網老三的位置嗎?
ATM時代
截至10月11日港股收盤,美團點評當日市值超過5000億港元(約653億美元),僅次于阿里(4502.62億美元)和騰訊(約3952.3億美元)。
與國內其他互聯網巨頭相比,美團市值是小米(約281.77億美元)2.3倍,超過百度(364.78億美元)79%,超過京東(433.43億美元)50.73%,超過拼多多(381.95億美元)71%,超過網易(347.27億美元)88%。僅從市值看,美團已經坐穩(wěn)了國內互聯網巨頭的第三把交椅。
業(yè)績超預期
2018年還是“虧損王”的美團,今年二季度營收達22億元,同比增長50.6%,較市場預期多出76.3億元;毛利總額達79億元,經調整凈利潤15億元,總交易金額同比增長28.7%至1592億元,首次實現整體盈利。
為盈利貢獻最大的業(yè)務當屬餐飲外賣,在二季度規(guī)模持續(xù)攀升、毛利率大幅提高。當季餐飲外賣總交易金額為931億元,同比增長36.5%。營業(yè)收入128億元,同比增長44.2%。毛利總額為29億元,同比增長102.8%。
此外,到店及酒旅業(yè)務板塊的強勢增長也是美團除了外賣業(yè)務之外公司盈利提升的重要原因。
截至2019年6月30日,美團點評的活躍商家數為590萬,交易用戶數為4.2億,也就是說,全國幾乎有三分之一的人都體驗過美團點評的服務。其中,每位交易用戶平均每年交易筆數增長至25.5筆。
另外,今年十一期間,根據美團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團酒店、美團門票分別在(2019年)10月1日、10月3日創(chuàng)下單日入住間夜量突破300萬、單日入園人次突破360萬的行業(yè)新紀錄,刷新了美團自己在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創(chuàng)造的行業(yè)紀錄。
老三位置穩(wěn)否?
美團此次替代百度,坐上中國互聯網老三的位置,那么,美團能坐穩(wěn)嗎?它的護城河在哪里?
單從市值差距上看,美團大約不足阿里的1/6,約為騰訊的1/6,差距還是很大,所以,如果說現在的中國互聯網從此進入ATM時代,似乎還為時尚早。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美團是一家多元化且沒有市場參照物的“巨無霸”,單純從營收數據角度,很難給出美團的合理估值以及未來增長前景。所以給美團估值定價很困難。
但如果根據美團現有主營業(yè)務(餐飲外賣業(yè)務、到店酒旅業(yè)務以及新興其他業(yè)務),通過“分類+總估值法”大致估算,美團的合理估值為545億美元。
因此,目前的美團股價已處于合理區(qū)間范圍。如果想要股價在未來有更高的上漲空間,則需要創(chuàng)新及新興業(yè)務的發(fā)力來支撐。
當然,美團想保住“中國互聯網老三”地位,還必須要建立某種將競爭對手排除在市場外而免于激烈競爭的能力“護城河”。
對于美團而言,王興提出的“Food+Platform”戰(zhàn)略的落實也許是美團未來的護城河。這個護城河能不能建立成功,還要看美團的執(zhí)行情況和具體的商業(yè)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