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酷產(chǎn)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還有眾多優(yōu)質(zhì)達人分享獨到生活經(jīng)驗,快來眾測,體驗各領域最前沿、最有趣、最好玩的產(chǎn)品吧~!下載客戶端還能獲得專享福利哦!
還記得在 GoPro 要發(fā)新品的那個晚上,我還是把所有的目光放到的了 HERO 系列上。

HyperSmooth 防抖得到強化,這讓 GoPro HERO8 Black 擁有了‘地上最強防抖’的實力。機身經(jīng)過優(yōu)化之后,新機用起來也變得更方便。加上官方推出的模塊,新一代 GoPro 現(xiàn)在對于非極限運動的視頻創(chuàng)作者也很友好,也算是一臺針對 Vlog 專門優(yōu)化的設備。
可能是這個原因,加上 360° 視頻的特殊性,讓我忽略了 GoPro MAX 的更新??傆X得,一款主力拍攝 360° 視頻的設備,和我的日常記錄沒有太大的關系。
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

從 Fusion 進化過來的 GoPro MAX,依舊保留了 360° 相機的特性。它既能拍攝 360° 視頻,而已能透過這個功能讓用戶實現(xiàn)任意角度的選取,取景限制會比一般運動相機少很多。得益于 360° 相機的優(yōu)勢,用上 Max HyperSmooth 防抖之后的 GoPro Max 擁有更強的穩(wěn)定性。要是想一直手持拍攝的話,這個穩(wěn)定性也能夠滿足行走和隨時切換視角的需求。
當然,這些都還是 GoPro MAX 的常規(guī)操作。GoPro MAX 這次更新的最大驚喜,應該還是‘英雄模式’HERO Mode。

這個模式能夠把 GoPro MAX‘分割’成兩臺 GoPro HERO,用戶可以選擇用兩個不同的視角拍攝。
用戶可以像正常 GoPro 一樣用來拍攝前面的畫面,也可以用對向自己的鏡頭進行自拍,此時‘前置’的屏幕也能夠方便你取景。比起以前只能玩 360° 拍攝的 Fusion,GoPro MAX 就顯得更加貼地。

加上,GoPro HERO8 Black 和 GoPro MAX 之間其實只相差了 800 元。這樣的話,可以‘一機多用’的 GoPro MAX 就變得更加吸引了。
至少,我在用之前是這么想的。
終于有屏幕了
自 GoPro HERO5 系列開始,GoPro 的設計元素就出現(xiàn)了變化。
他們放棄了以前那種方塊式切割的設計,改用了更加圓潤的造型,機身上也多了防滑防水膠的包裹,提升機身一體性的同時也增加了裸機的防水性能。這個進步對于近幾代機身來說,還是比較實用的。
至少,這個機身本身就帶上了防水,用戶用的時候也不需要那么糾結(jié)。

到了 HERO8 Black 和 MAX 這一代,GoPro 更是優(yōu)化了外置結(jié)構(gòu)。在之前 HERO8 Black 的體驗中已經(jīng)提到,他們放棄了 GoPro 外置框架和內(nèi)置折疊頭的設計,電池倉、充電口以及卡槽都變得比之前更集中,使用的時候也變得更方便。
的確,GoPro MAX 這些結(jié)構(gòu)都就集中在電池倉內(nèi)。
它用上了跟 HERO8 Black 相似的電池蓋,只要卡扣落下就能夠打開。比起那些需要雙卡扣鎖定的設計,GoPro 這個也很方便。如果可以加一個在沒有安裝的前提下無法扣緊的設計,那用戶檢查的時候就會更加安心。

電池蓋打開后,你就能夠看到 GoPro MAX 的電池、microSD 卡槽和整機唯一的 USB-C 接口。和 GoPro HERO8 Black 一樣,GoPro MAX 的艙蓋也保留了 Y 字形的轉(zhuǎn)軸設計,用戶拍攝時如果要用 USB-C 接口設備,其實也可以把蓋子拆出來。
和 GoPro Fusion 比起來,GoPro MAX 這次也換成了單 microSD 卡槽的設計。

因為之前 360° 視頻處理方案的關系,GoPro Fusion 拍攝時需要用到兩張儲存卡,拍攝完之后還需要將這兩張卡的素材合成,用起來很麻煩。現(xiàn)在,GoPro MAX 優(yōu)化了拍攝和處理方案,只需要單張卡就能夠在機內(nèi)完成拼接,這么說來也是一個讓拍攝和后期變得方便的進步吧。
要是 GoPro MAX 在優(yōu)化了拍攝模式的前提下保留的雙卡槽設計,讓機器拍攝時候擁有更多儲存空間,這樣的提升也會更大。只是對于大眾用戶來說,在 GoPro MAX 上推雙卡槽的作用好像還不大。

另一個優(yōu)化過的設計,就是這個內(nèi)置折疊頭設計。
和 HERO8 Black 一樣,GoPro MAX 在底部加入了可折疊的接口,在不拆卸的前提下也能做到完美收納。比起折疊結(jié)構(gòu)復雜的 Fusion 要方便不少,MAX 這個操作起來更方便,而且也不會有‘拆掉丟失’的問題。
對于 GoPro MAX 的使用來說,以上幾點的設計改變都是成效不錯的優(yōu)化,是能讓拍攝變得更方便的‘小改變’。

但真正讓 GoPro MAX 好用起來的,其實是新增的這塊屏幕。
以前,GoPro 并沒有在 Fusion 上加裝屏幕。用戶要查看相機里面的內(nèi)容,都需要通過手機 app 來完成。不管你是拿著手機,還是把手機固定在自拍桿上,操作起來也不是很方便。
現(xiàn)在,GoPro 終于給 MAX 加上了一塊屏幕。但受到鏡頭的限制,MAX 的屏幕會比 GoPro HERO8 Black 上的窄一些,如果想再擴展一下屏幕尺寸的話,估計還是有一些麻煩。

不過跟 HERO8 Black 一樣,要是 GoPro 可以壓縮一下屏幕邊框,那背部的觸控屏也能大一點。至少用戶在取景的時候,也不會因為屏幕太窄而尷尬。
GoPro MAX 這次為了適應 360° 視頻拍攝的收音需求,將機身上的麥克風擴充到六個。這六個麥克風能夠提升全景模式下的收音效果,切換到單向模式自拍的時候,也有更好的定向麥克風進行輔助。GoPro 在宣傳時表示,這樣的設計其實也是為了 Vlog 用戶準備的。

至于機身上的其他設計元素,GoPro MAX 基本和 HERO8 Black 相似。
機身上只保留了兩個按鍵,機器開關整合了模式控制功能,錄制按鈕也能在關機狀態(tài)下喚醒機身進行拍攝。機身也有防水材質(zhì)包裹,但可能因為麥克風或其他原因,GoPro MAX 官方宣傳時只有 5 米防水,并沒有達到 HERO 系列的 11 米防水。
GoPro MAX 最核心的外觀變化,其實就集中在這里了。機身直接內(nèi)置折疊接口,無需拆卸變形收納的話,也避免了丟失的困擾,想替換成其他的固定結(jié)構(gòu)也很方便。

增加了屏幕后,GoPro MAX 單機拍攝的能力就提上來了。隨著機能提升,原本必須雙卡才能錄制的設計在這一代上也優(yōu)化成了單卡就可以完成,這樣也減少了用戶在后期處理上的麻煩,配合 GoPro 在 2019 年推出的新款 GoPro app,要用手機和 GoPro MAX 做一些簡單的片子也沒有太大問題。
只要之前是接觸過近兩代的 HERO 或 Fusion 的話,拿到 MAX 你也會有一種親切感。
合二為一的‘英雄’
操控方面,GoPro MAX 用上了跟 HERO8 Black 一樣的操作方案。實體按鍵的功能相同,觸摸的方法也一樣。只要你之前用過 HERO7 系列或者 HERO8 Black 的話,要快速上手 GoPro MAX 也不是難事。

MAX 的界面其實也很直觀,像 HERO 模式和全景模式的切換按鈕,麥克風選擇等功能等日常拍攝用到的功能基本都會集合在畫面上。
和 HERO8 Black 一樣,GoPro MAX 的主界面上也有快速的拍攝模式選擇功能。用戶只需要按照拍攝場景設置模式,之后也可以直接用模式來拍攝。
只是,MAX 能夠預存的設置并沒有 HERO8 Black 多。要是 GoPro 官方之后能通過固件更新開放出更多的位置,那用起來會更好。

同樣,GoPro MAX 也支持語音控制功能。只要在狀態(tài)欄的菜單中打開‘語音控制’開關,那機器就能直接用語音指令來控制。
GoPro MAX 兼容的語言也跟 HERO8 Black 一樣,識別效果也差不多。就像我這種帶上濃重‘廣普’口音的塑料普通話,MAX 跟 HERO8 Black 也都能識別,可用性其實還是挺高的,這個功能也方便在你沒有手操控相機的時候使用。
不過在這個模式下,語音控制拍 360° 視頻的時間其實也不多。不過 MAX 可以切換成 HERO 模式進行拍攝,要是用戶把機器固定在背包上當 GoPro HERO 那樣拍攝前景的話面,那能直接用語音啟動還是很方便的。
簡單提到操控之后,再看看 GoPro MAX 這次新增的功能。

對于一個不怎么接觸全景素材的陸地用戶,MAX 身上吸引力最大的新功能應該就是 HERO 模式了。
這個模式能夠把 GoPro MAX‘分割’成兩臺 GoPro HERO,用戶可以選擇用兩個不同的視角拍攝。模式開啟之后,MAX 主界面會多出一個視角切換的按鈕。按鈕的思維就跟手機相機一樣,按一下,用戶就能夠從‘后置鏡頭’切換到‘前置鏡頭’,搭配 MAX 身上的屏幕和鏡頭旁邊的麥克風,用戶在不需要外接其他設備的前提下也能夠用 MAX 拍攝自拍 Vlog。
HERO 模式的操作跟 HERO8 Black 也很相似,它也附帶數(shù)字焦段的切換功能,最廣能夠?qū)崿F(xiàn)等效 13mm 的視角。這個模式也擁有 MAX HyperSmooth 防抖功能,只是不能像 HERO8 Black 那樣做更仔細的強度調(diào)節(jié)而已。
另外,MAX 開啟 HERO 模式后,右側(cè)的按鈕就變成了視角切換和自定義功能。用戶在長按視角切換上的功能時,可以替換成自己需要的常用按鈕。

除了這次特意提到的 HERO 模式,HERO8 Black 有的核心功能,MAX 都做了對應全景的優(yōu)化,并把它們都搬了過來。像類似運動延時效果的 TimeWarp,移植到 GoPro MAX 上之后變成了‘Max TimeWarp’。
Max TimeWarp 其實就是全景版的 TimeWarp,它在錄制的時候可以記錄下全景畫面,拍攝完成后用戶也可以通過 GoPro app 的 Reframe 功能選擇視角,用戶可以對視頻進行分段,也可以通過關鍵幀的形式設定視角切換的點,讓視頻做視角切換運動,制作出類似官方樣張那種類似‘飛行拍攝’的效果。
要是在 HERO 模式下開啟 MAX TimeWarp,也能像 HERO8 Black 一樣實現(xiàn)自動調(diào)速的功能。

▲ GoPro 官方樣片
當然,Max TimeWarp 也有新一代 TimeWarp 支持的變速功能,它能在視頻中切換成正常拍攝的速度。這樣的速度變換,也方便用戶做一些簡單的過場效果。
既然是全景相機,那 GoPro MAX 也加入了 PowerPano 270° 全景照片拍攝功能,用戶也可以通過這模式拍攝出取景范圍更廣的照片。因為 360° 全景相機的特性,用戶也不需要像手機那樣移動拍攝,開啟 PowerPano 就能夠直接拍攝出 270° 照片。

除了幾個基礎功能,GoPro MAX 幾個重點的拍攝參數(shù)就是:
全景模式最高 6K 30P 的視頻拍攝,拼接后是 5.6K 30P最大可以拍攝 1800 萬像素的全景照片,拼接后是 1660 萬像素可以進行 360° 全景模式和 HERO 模式之間的切換支持 2 倍慢動作拍攝Max HyperSmooth 防抖MAX TimeWarp 模式支持 2x、5x、10x(默認)、15x 和 30x 四個檔選擇HERO 模式最高可以拍攝 16:9 1080P 60fps 視頻,4:3 模式下可以拍攝 1440 60P 的視頻HERO 模式的數(shù)字焦段選擇有:Max SuperView(等效 13mm)、Wide(等效 16mm)、Line(等效 19mm)還有等效 27mm 的手機視角
確認過參數(shù)之后,我們再來看看 GoPro MAX 的具體表現(xiàn):
畫面觀感與拍攝規(guī)格
不管是 360° 視頻還是 HERO 模式下,GoPro MAX 的風格傾向都跟 HERO8 Black 不太一樣。

▲ GoPro MAX 樣片截圖
從畫面中就能夠看到,MAX 的風格更像是回到前兩代 GoPro 的感覺。顏色、對比度、畫面反差有所下降,畫面看起來會比 HERO8 Black 的要灰一點。鑒于 GoPro 之前繼 WDR 模式之后,再也沒有在機身上植入一個主打高寬容度的拍攝模式,所以這樣的調(diào)色會讓人覺得,GoPro 還是希望為用戶保留多一點后期空間而作出的選擇。
在日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下,GoPro MAX 拍攝全景素材和用 HERO 模式拍攝的觀感其實都還好。可能一部分習慣手機效果或用慣了 HERO8 Black 的用戶會覺得畫面表現(xiàn)不太突出,還是需要后期調(diào)整一下才可用,但整體影響其實也不大。
而跟 HERO8 Black 的畫質(zhì)比起來,GoPro MAX 還是會有一些可見的差異。考慮到全景算法的影響以及機器本身的考慮,有這樣的差異其實也不會太意外。就 MAX 自身而言,HERO 模式和全景模式有這樣的表現(xiàn),其實還是不錯的。在光線充足的環(huán)境下,它確實也能當兩臺機器用。

▲GoPro MAX 樣片截圖
但到了晚上和弱光環(huán)境,沒有專門針對夜間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機器本身底子就小等原因,GoPro MAX 還是會被打得很慘,總有一種像是回到好幾年前智能手機的水平。這樣的問題暫時還無法解決,要是在晚上沒有可用的補光方案,還是不建議在此環(huán)境下使用全景模式或開啟 HERO 模式拍攝。
提起全景素材的話,還要提到 GoPro MAX 的全景拼接問題。

▲GoPro MAX 樣片截圖
GoPro MAX 剛推出時的出版固件,處理全景素材拼接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奇怪的錯位,視頻切換視角的時候也會看到痕跡。雖然不算太常見,但要是素材要用到某個視角的時候,碰上還是很麻煩的。
不過,如果只是解決自拍桿的拼接穿幫問題,只需要在拍攝時將自拍桿垂直就可以。這樣確實最穩(wěn)妥的辦法,不過有些時候需要斜著握桿的話,那就只能夠用躲視角的方法來解決了。
而 GoPro 近期推出 MAX 的新固件,修復了拼接上的處理問題,效果會比之前好。如果有用戶之前已經(jīng)入手了 GoPro MAX,那建議更新了再拍攝。
防抖
對于現(xiàn)在的 GoPro 來說,防抖應該是最核心的強項了。
加入了新一代 HyperSmooth 后,HERO8 Black 也獲得可以感知的提升,即便在快跑中也能壓制抖動。啟動最高級別的防抖后,確實有一種‘地上最強防抖’的霸氣。

GoPro MAX 也一樣,升級成 MAX HyperSmooth 之后,防抖帶來的效果也會更加自然。結(jié)合 360° 全景相機的特性,可以通過陀螺儀來為防抖算法提供幫助。

切換到 HERO 模式的話,GoPro MAX 的防抖表現(xiàn)也不錯。雖然沒有像 HERO8 Black 最高檔來得夸張,但正常速度的上下樓梯和平路走動其實還夠用。

只是,有些時候,震動未能完全消除。然后你就會感受到,畫面基本保持平穩(wěn),但周圍還是會有一些奇怪的抖動現(xiàn)象。更新了最新版固件之后,效果其實也沒有太明顯的差異。這個可能要等官方推出進一步的優(yōu)化固件才能夠解決,現(xiàn)階段的話,還是拍的時候握緊手柄保持穩(wěn)定吧。
800 元的‘差價’和取舍
只談產(chǎn)品的話,新一代的 GoPro MAX 無疑是一個更親民、更方便的選擇。
它去掉了 Fusion 身上的復雜元素,還加上了屏幕和優(yōu)化了操作和固定的結(jié)構(gòu),搭配 GoPro 那款‘拍剪合一’的應用,未接觸過 360° 全景素材的用戶也可以透過這個組合快速上手。

加上,提供了‘英雄模式’的 MAX 可以像正常的 GoPro HERO 那樣拍攝。在這個模式下,MAX 也擁有正常的 TimeWarp 和防抖功能,多了屏幕的幫助,自拍也能夠看到取景效果。如果真的要 Vlog 起來的話,那真的是一個很理想的狀態(tài)。
再加上,它和 GoPro HERO8 Black 只相差了 800 元。在此差價前提下,GoPro MAX 看上去更像是打親民牌的一款機型。如果你真的想兩機合一的話,MAX 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案。

但如果你真的想用它來取代你的 GoPro HERO 或其他運動相機,成為手持的 Vlog 主機時,你還需要考慮這些問題:
在 HERO 模式下還沒有 4K 或幀率更高的 1080P 240P 等模式拍攝觀感有變化,弱光效果表現(xiàn)一般麥克風雖然有提升,但在街外的表現(xiàn)還是一般,要提升聲音還是要外置麥克風……
總的來說,MAX 本質(zhì)上還是一款 360° 全景相機。雖然它通過 HERO 模式擁有了 HERO 系列的屬性,但機器的重心還是會放在了全景的部分上,HERO 模式更多只是一個選項。

▲最初加入‘藍牙耳放’功能的 WALKMAN
正如當年 WALKMAN 加上藍牙耳放功能意義,它的本質(zhì)也還是讓你做本地播放,藍牙耳放只是一個附加功能,設計不會著重真的這個功能做優(yōu)化,也不會把看做體驗的核心。這樣的話,如果你還是執(zhí)著把它當做主要使用點,用起來那肯定也沒有真正的 GoPro HERO 那么合適。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個入門者,想同時體驗兩種功能,那 GoPro MAX 會是一個不錯的產(chǎn)品。但如果你想把它當做最核心的 Vlog 主機,那它還有比較多的進步空間。

而個人感覺,MAX 更像是 GoPro 下一個方向。
他們未來的旗艦可能真的會是結(jié)合兩條產(chǎn)品線的機器,既能夠擁有 HERO 系列的單側(cè)拍攝性能,也可以像 MAX 一樣無限制取景。搭配其他配件,實現(xiàn)出一個兼容運動場景和陸地 Vlog 體驗的完美姿態(tài)。
這個,可能才是 MAX 真正想‘Fusion’出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