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4日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報收887.06美元,盤中甚至還一度漲至968美元,首次逼近1000美元大關。盡管尾盤有所跳水,但當日仍有13.73%的漲幅,市值接近1600億美元,超過福特和通用的總和,僅次于豐田。
現(xiàn)如今,特斯拉在中國上海建造的超級工廠產能已經達到每周3000輛,1月7日,第一批中國制造的Model3交付,同時,價格跌破30萬元。
而特斯拉的方面也表示:相比于美國工廠,上海工廠Model 3生產線的生產成本降低了65%。
以Model 3為例,單車成本可以壓縮到18萬元左右。按特斯拉2019年20%左右的毛利率計算,Model 3售價可以降到22萬。
而帶來如此巨大變化的原因,便是特斯拉上游供應鏈的迅速中國本土化,這將給國內供應鏈相關企業(yè)帶來明顯增量。
從當前狀況看,特斯拉的一級供應商多來自歐美、日本,除了寧德時代和特斯拉有關于電池方面的合作,其他企業(yè)多還是特斯拉的二級供應商。
但由于特斯拉產業(yè)鏈涉及范圍廣,其的快速發(fā)展將給進入其供應鏈的國內上市公司提供了增長機會。
從股市上也可以看到,截止2月5日收市,特斯拉概念股上漲3.813%,奧特佳、模塑科技、寧波華翔、均勝電子、安潔科技等個股集體漲停,而在公告中宣布要和特斯拉展開合作的寧德時代則在今天收獲了它的第三個漲停,市值三天狂漲近900億。
除了上述公司,特斯拉的其他中國供應商也都收獲頗豐。
像是供應輕量化鋁合金底盤結構件等產品的拓普集團漲幅達5.83%。
負責供應電池組外殼、箱體等產品的旭升股份漲幅超過5%。
供應膨脹閥、水冷板等熱管理產品的三花指控漲幅達1.37%。
供應車身分拼總成件、座椅整椅、保險杠等產品的華域汽車漲1.4%等。
中國供應鏈或迎來‘特斯拉紅利’, 畢竟根據安信證券海外汽車的研究,特斯拉產業(yè)鏈涉及接和間接供應商共計130余家,而特斯拉方面也表示將在年底完成100%本土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