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高端智能手機現狀:蘋果穩(wěn)坐第一,華為在中國市場最熱。
華為與蘋果抗衡的新聞層出不窮,華為已然成為了中國代表性的民營企業(yè)之一,眾所周知,任正非手上僅握有華為1%的股權,他是如何帶領華為走到今天這個地位的呢?
“誰擁有華為?”近期美國兩位教授以此為題發(fā)布了一篇報告,激起了外界對華為控制權問題的關注。
在華為控股中,股權大致分為了兩個部分,一是華為工會,包括董事及集體員工,持有公司98.99%的股份,股本總和為134.4億元。二是任正非個人,占有1.01%股權,股本總和為1.37億元。按照公司法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可設置同股不同權,因此任正非的每一股份都有一票表決權。而在華為內部章程里有表明,任正非在華為控股中,享有特別權利,另外通過協(xié)議和委托的形式,任正非可代為行使華為技術的股東權利,并且代為行使工會的股東權利。
其實華為早期激勵機制源于1990年,由于公司資金緊張,發(fā)不出人員工資,所以把股份當作工資發(fā)給員工。
早期(1990-1997),華為公司缺資金、員工缺投資渠道,對股權不了解,華為用實體股權激勵獲得內部融資,解決資金困難,也留住員工和激發(fā)動力
中期(1998-2012),員工對華為公司有一定信任,股權激勵逐步由實體股轉為虛擬股,擴大股權激勵規(guī)模,幫助員工申請銀行貸款,公司獲得大額資金支持,員工獲得豐厚收益,華為業(yè)績迅猛發(fā)展
近期(2013-至今),公司資金充裕,逐步推出TUP計劃,給員工分利,給公司留權,為未來發(fā)展留下空間。
虛擬股票沒有實際股權,只有分紅和增值的權利。為什么叫虛擬股票?因為不是員工直接登記為股東,不是華為直接的股份,所以叫虛擬。但是,華為這部分的工會股份是全部對應到每個持股員工的。雖然股份被分出去了,但是公司做大了,10年時間,華為的虛擬股收益超過,華為獲得員工融資260億。
面對質疑,華為回應稱“關于華為透明化,這幾年努力在做。華為不是上市公司,但我們盡量披露更多的信息讓客戶、供應商、消費者來了解華為真實情況?!?華為最近一系列事件之后,確實面臨著壓力,確實要更多做一些透明化,讓外部更加了解華為信息。
關于華為的股權分配,你有什么看法?
私信老師,免費獲取全套股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