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_日韩人妻潮喷视频网站_日本最新最全无码不卡免费_日韩AV无码中文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新聞 >

“雙11”負面消息超65萬條 快遞、售直播視頻直播

時間:2019-11-24 23:03來源:網絡整理 瀏覽:
“這種流量思維主導的促銷模式,與消費者追求品質、注重體驗的現實需求之間的矛盾,已經十分明顯?!?新京報訊(記者戴軒)“雙11”購

  “這種流量思維主導的促銷模式,與消費者追求品質、注重體驗的現實需求之間的矛盾,已經十分明顯?!?/span>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雙11”購物節(jié)進入第11個年頭,交易額繼續(xù)擴大。今日(11月21日),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布的輿情分析報告顯示,11月1日-11月15日共計15天的監(jiān)測期內,共收集“雙11”相關“消費維權”類負面信息655376條。

  哪些問題最集中?監(jiān)測期內,快遞、售后服務、預售規(guī)則、促銷宣傳、產品質量、價格和信息騷擾等方面問題較多。其中,快遞、售后服務、預售規(guī)則和促銷宣傳方面的負面信息均超過10萬條。

主要問題的負面信息量。中消協(xié)供圖主要問題的負面信息量。中消協(xié)供圖快遞負面信息詞云圖。中消協(xié)供圖快遞負面信息詞云圖。中消協(xié)供圖

  ■快遞

  快遞車起火事件引發(fā)輿論關注

  監(jiān)測期內,共收集快遞負面信息196872條。負面信息在11月12日達到高峰,達63762條,起因是“快遞車起火事件”。

  11月12日,一輛北京開往湖南的百世快遞公司物流車在河南安陽起火,車廂內包裹重13噸。該事件引起廣泛輿論,消費者針對快遞安全、損失賠償等問題展開討論;11月11日,成都趙女士向媒體反映,小區(qū)內快遞網點貼出通知稱,“雙11”貨物太多請當天領取,當天未取的第二天將退回公司。業(yè)內人士稱,這一舉措涉嫌霸王條款。與該事件相關的信息在監(jiān)測期內有18813條。

  ■售后

  退款申請次日才開通 售后太麻煩

  監(jiān)測期內,共收集售后服務負面信息167288條。負面信息在11月11日達到高峰,為27792條,與消費者因平臺設置、商家發(fā)貨快等原因無法在收貨之前退款有關。

  “雙11”前后,有關售后服務的問題較為分散,主要是客服不理人、“雙11”當日無法退款、假客服、不發(fā)貨、發(fā)錯貨、不能修改地址等問題。

  有消費者反映,11月11日凌晨在某OTA平臺參加“雙11”活動,購買并成功支付四張杭州往返大阪的機票。當日早上咨詢出票相關問題時,被客服告知“經核實您的訂單因商家價格投放出現錯誤,無法進行出票”。經協(xié)商,消費者不得不全額退票,商家對此補償500元。

  此外多名消費者反映,“雙11”當天“未發(fā)貨”訂單,如果消費者選擇退貨,退款申請在11月12日0點才開通,且購物享受的優(yōu)惠券、購物券不能退回。有網友吐槽:“如果在雙11期間購買日用品,一定要做好被煩死的準備,但凡發(fā)生退貨將是煉獄般的折磨,他們的邏輯是,當天不讓退款,你會重新再下一單,等到可以操作退款的時候已經發(fā)貨了,讓你拒收,可一個訂單都分成若干包裹,你又分辨不出哪個是退的哪個是新訂單,導致你錯誤拒收,折騰半天后你也累了乏了,客服一個也找不到,最后只能全單接受?!?/p>預售規(guī)則負面信息詞云圖。中消協(xié)供圖預售規(guī)則負面信息詞云圖。中消協(xié)供圖

  ■預售

  優(yōu)惠規(guī)則復雜難懂 部分店鋪促銷成幌子

  監(jiān)測期內,共收集預售規(guī)則負面信息156000條。負面信息在11月11日達到高峰,為44073條。預售規(guī)則問題主要涉及優(yōu)惠規(guī)則復雜難懂、0點搶購、1點才能付尾款、定金不退等。

  有網友反映,某網店預售坑粉,“幾萬粉絲熬夜等預售,還不如‘雙11’當天購買來的優(yōu)惠!”類似的還有某官方旗艦店,“雙11”預售價比0點搶還貴,有的消費者預售時已經交了定金,由此陷入進退兩難。

  監(jiān)測期內,價格負面信息共42550條,“雙11”當天,隨著消費者購買行為增加,先漲價再降價、熬夜購買不如白天便宜、虛標價格等價格問題凸顯。有消費者表示,為了給妹妹買筆記本電腦,自己提前半個月開始做功課,之前價格一直沒有變動,結果“雙11”當天還漲價了,從5699元變成6099元。

  聲音

  流量思維主導的促銷模式與品質消費間存在矛盾

  中消協(xié)認為,除了“先漲價后打折”“虛擬價格請君入甕”的老套路,電商又將這些套路與消費方式社交化、游戲化的特點精心包裝,通過紅包、預售、購物津貼誘導消費者辛苦“蓋樓”、定點“打卡”、抽空“砍價”。促銷規(guī)則的復雜化,不僅抬升了交易成本、降低了商業(yè)透明度乃至商業(yè)誠信度,更是對消費者維權手段、防范意識與消費信心的粗暴挑戰(zhàn),從而導致“雙11”套路與陷阱的“槽點”熱度居高不下。

  此外,從輿情數據中的幾處集中“槽點”來看,電商平臺是“雙11”游戲規(guī)則的單方面制定者,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規(guī)則。諸如“退款申請次日零點開通”“所有商品不接受七日無理由退貨”等條款,是排除或限制消費權利、減輕或規(guī)避經營者應盡法律責任的伎倆。

  “雙11”“網絡大集”式營銷模式的固化不變:“質量缺陷與隱患”商品時有出現,“強行退件”“半夜收件”等困擾依然存在。這種流量思維主導的促銷模式,與消費者追求品質、注重體驗的現實需求之間的矛盾,已經十分明顯。

  中消協(xié)認為,電商平臺既是“雙11”消費者購物的主要渠道,也是購物節(jié)期間巨額交易的受益者之一,應依法肩負第一責任,既要完善應急處置預案,更要充分尊重消費者合法權益和消費體驗,嚴格執(zhí)行商品準入制度、完善違法商戶退出機制,杜絕網絡集中促銷活動出現假冒偽劣商品。

  新京報記者 戴軒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