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今天中午12時41分,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托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后,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央視新聞指出,“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成功發(fā)射,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對此,特斯拉CEO馬斯克發(fā)推祝賀:“今天,中國發(fā)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令人驚嘆!”他還附上美國太空網(Space.com)的專題報道。在2018年我國在軌道火箭發(fā)射數(shù)方面超越美國(當時數(shù)量為36:34)時,馬斯克就曾發(fā)推祝賀。
除中國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及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也在部署自己的火星探測計劃。但據(jù)外媒報道,因技術原因,NASA的火星任務或將錯過窗口期。

美國天空網援引我國國家航天局信息,詳細介紹了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和“天問一號”的相關信息,其中包括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基本目標,即實現(xiàn)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huán)境特征、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研究。
報道還解釋了“天問(Tianwen)”一詞在漢語中的涵義:天問,即問上天,源于中國戰(zhàn)國時期詩人屈原的詩作《天問》。
此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及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也在部署自己的火星探測計劃。但據(jù)合眾國際社(UPI)7月20日報道,由于技術原因,美國NASA的火星探測計劃“火星2020”或將錯過發(fā)射窗口期——今年8月中旬。如果不幸成真,該計劃將至少推遲兩年時間。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fā)射,也意味著中國在探索火星的任務上領先美國一步。
今年1月,馬斯克在推特宣布了Space X公司的火星計劃:在2050年之前,利用該公司的載人火箭星際飛船(Starship),將100萬人送上火星,并在那里建造第一個人類棲息地。

“天問一號”發(fā)射現(xiàn)場,圖自@我們的太空
對于“天問一號”的成功發(fā)射,一眾網友在馬斯克推文下同樣表達了祝賀之情:
“太空飛行/太空探索真的把人類團結在了一起。暗淡藍點(Pale Blue Dot,即地球)永遠不會失去它的意義,至少在不久的將來不會。順便說一句,我們會在今年獲得更多關于星際飛船(Starship)內部和火星棲息地的信息嗎?”

“我們需要加速推動多行星技術。任何積極的事情都至關重要。傳播愛而不是更多的仇恨?!?

“厲害了!越多的國家參與進太空飛行,人類才會更加獲益?!?

還有一位網友分享了“天問一號”發(fā)射現(xiàn)場的幾張圖片,直呼“驚艷”。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