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人每天最頭疼的事情莫過于收發(fā)手機信息,以怎樣的速度回復信息都要經(jīng)過重重考慮。而對于收短信的人來說,很久沒有收到回應則可能會焦慮不堪。但是,這其中的心理學機制或許能被應用在戀愛中,參透其中的機制或許能幫助你增加戀愛成功率。
撰文丨Aziz Ansari
翻譯丨王語嫣
編輯丨楊心舟
幾年前我生命中曾出現(xiàn)過一個女人,就稱呼她為塔尼婭吧。我們曾在洛杉磯共度一晚。當時我們一起參加一個生日聚會,結束的時候她說可以把我送回家。我們之前聊得很開心,也稍微互撩了一下,所以我就問她要不要來我家里喝一杯。回到我家時,我做了兩杯雞尾酒,放上唱片,然后我們談笑聊天。一切感覺都很好,這段關系看來很有希望發(fā)展下去。
在那之后,我仍想再次見到塔尼婭,所以就面臨一個大家都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我應該怎么跟她聯(lián)系?打電話嗎?發(fā)信息嗎?發(fā)facebook私信嗎?應該迂回一些嗎?
最終我決定給她發(fā)短信,因為她好像經(jīng)常用手機發(fā)短信。為了讓自己顯得不那么急不可待,我還等了幾天才聯(lián)系她。我們約會當天晚上正在聽Beach House樂隊的音樂,而碰巧Beach House那個星期正好在洛杉磯表演。這個時候給她發(fā)短信,看上去非常完美。
以下是我發(fā)的信息:
“嘿——不知道你現(xiàn)在有沒有去紐約。Beach House今天晚上和明天正好在Wiltern劇院有表演,你想去嗎?我們可以問一下,說不定他們能讓你表演The Motto呢?”
我自認為這是一個合理而又禮貌的請求,并且還含有一些只有我們才能懂的幽默。(塔尼婭那天晚上在生日會上唱了歌手Drake的The Motto,而且?guī)缀跄苡浵滤懈柙~。)
幾分鐘過去,我的信息狀態(tài)變成了“已讀”。我的心跳幾乎停止了。接下來,就是我面對現(xiàn)實的時間。我繃緊神經(jīng),看著手機上顯示著吊人胃口的“對方正在輸入中”,這種感覺就像在手機上體驗過山車緩慢爬升到最高點。然而片刻之后,這幾個字消失了。塔尼婭再沒有給出任何回應。
我開始焦慮不安,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幾分鐘過去了,仍然沒有新消息。十五分鐘過去,還是什么都沒有。我的心態(tài)逐漸由自信轉向懷疑。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過去了,依舊什么都沒有。我心中開始產(chǎn)生和蔓延著輕微的慌亂感,我盯著我發(fā)出去的信息,一開始我還信心滿滿,但現(xiàn)在我卻忍不住胡思亂想。
于是我內心開始自責:我真是太傻了!我應該打有兩個y的“Heyy”,而不是“Hey”!我問的問題太多了,我當時在想什么那?阿茲(Aziz,作者本人),你到底怎么回事?
然后我意識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如果這件事發(fā)生在20年或10年以前,我根本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抓狂。我像瘋了一樣,每隔幾分鐘就查看一下手機,大腦一直產(chǎn)生著驚慌、委屈和憤怒等各種感覺,而僅僅就因為沒有收到回信。
令人焦慮的短信
現(xiàn)代社會的戀情總是使人壓力倍增——尤其是在發(fā)信息的時候。發(fā)信息已經(jīng)成為了約人出來的新標準方式。2010年的時候,只有10%的年輕人會發(fā)短信約人出來,這個數(shù)字在2013增長到了32%。越來越多的人會有這樣的經(jīng)歷:充滿內心戲地獨自坐在那盯著手機。

因此我決定研究一下這個問題,從我自己開始,我作為一名演員無法獨自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我找到了紐約大學的社會學家埃里克·克里南伯格一起合作研究。我們在2013到2014年間開展了很多社會實驗項目,包括小組座談會,面向全球的采訪,也訪問了一些研究現(xiàn)代社會戀情的社會學專家。從中我們對戀愛社會學有了很大的認知,其中也包括發(fā)短信。
說起發(fā)短信,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當你收到別人的短信后,等多長時間回復是最合適的?有些人認為用對方回復時間的兩倍回復他是最合適的(比如對方花了5分鐘回復你,你就等10分鐘這樣)。這樣一來你就占了上風,顯得比對方更忙一點;還有些人認為稍微等幾分鐘回復,就足以證明你生活中有比手機更重要的事情了;有些人認為你可以用兩倍時間法則,但是為了不那么死板,有時也可以秒回一下。有些人說1.25倍就是最合適的時間,有人說他們發(fā)現(xiàn)3分鐘就正合適。還有些人厭倦了這種手段,認為及時回復就是最令人舒適的,而且也能展現(xiàn)出自信。
但是這些手段真的有用嗎?為什么有這么多人這么嘗試呢?這些手段背后真的有什么心理學原理嗎?
等待的力量
近幾年來,行為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些機制,或許能解釋為什么“等待”能顯著影響人的思緒。首先要說的就是,秒回會使你的吸引力降低。迄今為止,心理學家已經(jīng)開展了數(shù)百項實驗,研究動物在不同條件下對獎勵的反應。一項令人疑惑的發(fā)現(xiàn)是,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條件時,比如說,當動物無法預測按下操縱桿是否能得到食物時,它們對于獎勵的興趣會大大增加,同時多巴胺水平也會上升。
假如動物每次按下操縱桿都會有食物出現(xiàn)的話,那么動物按桿的頻率就會越來越慢,因為它們知道不管什么時候去按那根桿,食物都會在那里等著它們。因此,如果把回信息看作是一種“獎勵”,而你是一個秒回的人的話,對方就會認為你的回復理所應當,失去了作為“獎勵”的價值。結果就是,對方感覺到并不是必須要回復你。
實際上,我們對信息交流和電話交流的預期是不一樣的。在手機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大家多用電話進行交流,但人們即使幾天內不通電話也不會擔心。而短信交流卻讓我們更習慣于接收即時的回應。在我們的采訪中,人們對短信回復的時間預期因人而異,但大都在十分鐘到一小時之間,甚至有的要求馬上收到回復。如果長時間收不到回復,我們就會感到難受。

娜塔莎·許爾是麻省理工大學的一名人類學家,專門研究賭博成癮的機制,更具體地講,研究那些沉迷于老虎機所帶來的即時滿足的人,來揭示他們身體和心理產(chǎn)生了哪些變化。我們在波士頓見面之后,她向我解釋了賭博中不同類型的區(qū)別:和賽馬、彩票這種需要等待結果的傳統(tǒng)賭博方式不同,老虎機不需要任何等待時間,玩家立馬就可以知道結果。
“一旦你開始習慣于這種即時反饋,你就無法再忍受等待了,”許爾說。她將短信類比成老虎機,因為它們都會讓你產(chǎn)生對即時反饋的期待?!澳愫湍阆矚g卻不是很熟悉的人發(fā)短信時,就像是玩老虎機,其中有許多的不確定性,期待,和焦慮。你的整個身體系統(tǒng)都想在渴望馬上收到一條回復。而如果你沒收到,你的大腦就開始難以忍受了。缺乏反饋以及不確定性會讓你手足無措。”
許爾說,用手機發(fā)短信與在電話里留下語音信息是不同的?!皬臅r間以及情緒上來講,語音信息都更像是買彩票,”她解釋說?!澳阒滥阋纫欢我粫r間才能知道結果,你并不期待對方馬上回復,甚至還可以享受這個等待的過程。然而對于短信來講,15分鐘收不到回復就可以把你逼瘋了?!?/p>
戀愛中的人們的確是能體會到這種短信所引起的焦慮。在我自己的戀愛中,盡管這是一段親密而穩(wěn)定的關系,我也經(jīng)歷過一些因為回短信不及時所導致的不愉快。舉個例子:

在那20分鐘的空缺里,我很確定她是生氣了。她前面回復地都挺快的,而很長時間不回復就似乎意味著我做錯了什么事情,比如應該先回賓館之類的。

又一次,我問她有沒有生氣時,她沒有回,我很確定她是生氣了,不然為什么要等那么長時間才告訴我她沒生氣呢?所有這些我情緒和心情的變化都是由回短信的時間差異造成的。
單身可用的策略
對于處在穩(wěn)定戀愛關系中的人來講,等待都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那就更不用說為什么對于想要戀愛的單身人士來講,等待能被當做一種策略了。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個男人,在酒吧里遇見三個女人。第二天你給她們都發(fā)了短信。其中兩個很快回復了,而剩下那一個卻完全沒有回復。前兩個女人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通過回復短信來對你有所表示,而另一個女人,由于她完全沒有回復,創(chuàng)造出了不確定性,引導你去尋找解釋。你會一直好奇,為什么她不回信?發(fā)生什么了?我做錯什么了嗎?第三個女人創(chuàng)造了不確定性,而社會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這種不確定性會使人產(chǎn)生很強的吸引力。
還有另外的研究團隊開展了這樣一項研究,向女性展示一些男性的Facebook首頁,并事先告訴她們這些男性已經(jīng)瀏覽過了她們的主頁,并做出了評價。她們看到的第一組男性對她們的主頁做出很高評價,第二組男性對她們的評價一般般,第三組男性則“不確定”應該怎樣評價。像預期的一樣,相比起對她們評價一般的,女性們更喜歡對她們評價最高的一組男性(互惠原則:大家都喜歡喜歡自己的人。)然而,女性們卻最被“不確定”的那一組吸引,并在之后表示自己想“不確定”的男性的時間最多。如果你想著一個人的時候更多,他在你心中的存在感越強,最終你會喜歡上他的可能性就越大。
另一個社會心理學理論——稀缺性原則也能用來解釋短信焦慮?;旧希斠患挛锔酉∩俚臅r候,我們想要得到的愿望也會增強。如果你發(fā)短信的頻率較低,某種程度上你就增強了自己的稀缺性,使自己更加有吸引力。
說句題外話,所以塔尼婭到底怎么了?
要記住一件事情,對方不回短信不一定是自己的原因,也許只是對方受到了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我的一個朋友就事后給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他說:“很多時候你遇到這種情況,你都會一遍遍地想是不是我做錯了什么,說錯了什么,但實際上有時候可能就是對方出了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情況?!?/p>
幾個月之后我再次見到了塔尼婭。我們在一起度過了很開心的時光,她告訴我她很抱歉那時候沒能及時回信,因為那時候她一直在懷疑自己的性取向,想搞清楚自己是不是女同性戀。
對我來說,這真是個出人意料的答案。我們當天一起度過了愉快的夜晚,塔尼婭說這次她要認真對待這份感情了。幾天之后我給她發(fā)信息詢問這件事,我又收到了常見的回應: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