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明日停牌
本文由 創(chuàng)客公社 編輯整理,素材來源自新浪科技、中國基金報、億歐網(wǎng)、首席觀察團,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瑞幸咖啡,注定是一家“不走尋常路”的公司。在創(chuàng)造了最快上市、最快退市等一系列紀錄之后,瑞幸在停牌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里又制造了一連串的嘆號和問號。
自4月2日瑞幸自曝22億元人民幣財務造假之后,5月15日,瑞幸收到納斯達克退市通知; 5月22日,瑞幸公司要求在納斯達克聽證會小組舉行口頭聽證會,希望撤銷退市決定;5月23日,納斯達克告知公司聽證會日期定于2020年6月25日。
但在6月24日,瑞幸卻又向納斯達克撤回了聽證請求,不再尋求逆轉(zhuǎn)在納斯達克退市的決定。 這意味著瑞幸咖啡退市已成定局,將于6月29日停牌。 而由于29日為周一,實際上瑞幸咖啡的公開交易已在6月26日收盤后結束。
但瑞幸咖啡的故事,似乎并不想就此落幕。雖然已確定退市,瑞幸咖啡董事會仍出現(xiàn)了內(nèi)斗局面:一方面,陸正耀公開要求“于7月5日召開股東特別大會罷免黎輝、劉二海和Sean Shao(邵孝恒)三位董事/獨立董事”,而另一方面,瑞幸咖啡董事會則宣布“將于7月2日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關于免去陸正耀董事及董事長職務的議案”......
瑞幸咖啡定格:
股價1.38 美元、市值3.47億美元
6月26日晚間,風波中的瑞幸咖啡連續(xù)發(fā)布了三個公告。
其中一條宣布,瑞幸咖啡已于6月24日決定撤回之前舉行聽證會的請求,公司將接受納斯達克要求其退市的決定。
瑞幸股價的一生(圖源:雅虎財經(jīng))
從要求聽證到放棄聽證,僅僅一個月,瑞幸就這樣兒戲般結束了自己的上市身份。不過這場鬧劇放在瑞幸身上根本不足為奇。
一方面瑞幸造假證據(jù)確鑿、情節(jié)惡劣,退市早已注定。另一方面,按照相關法律要求,瑞幸將需要在聽證會上,一次性澄清有關財務造假和年報延遲發(fā)布這兩項事項。
由于工作量巨大,瑞幸最終徹底放棄掙扎,撤銷召開聽證會請求,接受在納斯達克退市的命運。這也讓瑞幸的股價直接被擊垮——在開盤前,瑞幸咖啡就暴跌逾20%,在開盤后,更是觸發(fā)6次熔斷。
21:32分,瑞幸咖啡盤中觸發(fā)熔斷。隨后恢復交易后跌23%。
21:39分,瑞幸咖啡盤中第二次向下觸發(fā)熔斷,熔斷前跌幅為30%。
21:47分,瑞幸咖啡三次熔斷。
21:52分,瑞幸咖啡股價逼近歷史新低,觸發(fā)盤中第四次熔斷。
21:57分,瑞幸咖啡觸發(fā)第五次熔斷,跌幅短暫擴大至60%。
22:04分,瑞幸咖啡第六次觸發(fā)熔斷,這次是因漲幅太大向上觸發(fā)熔斷。
股價1.38美元、市值3.47億美元,瑞幸在納斯納克的“最后一夜”定格在了這兩個數(shù)字上。
從百億市值到3.47億美元,瑞幸只花了五個月。在資本市場上,瑞幸的故事已經(jīng)講到盡頭——正式運營18個月后完成美股上市,交易14個月后完成退市,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瑞幸的速度都是“閃電式”的。
陸正耀阻礙調(diào)查?
瑞幸董事會現(xiàn)內(nèi)斗
雖然瑞幸接受了退市的命運,但公司董事會內(nèi)部仍在持續(xù)博弈。
6月26日,瑞幸咖啡發(fā)布公告稱,將于7月5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討論事項包括:解除董事長陸正耀董事任命,解除黎輝、劉二海董事任命,及解除獨立董事Sean Shao的任命。
據(jù)悉,該臨時股東大會由陸正耀控制的Haode Investment Inc.發(fā)起。陸正耀發(fā)起該臨時股東大會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將負責調(diào)查造假事件的特別委員會主席Sean Shao踢出董事會。值得注意的是,陸正耀還要將黎輝、劉二海兩人踢出董事會。
而陸正耀選定7月5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很可能與第二天在遙遠的英屬維爾京群島開庭的清算案件有關。
根據(jù)英屬維京群島法院文件,7月6日將有兩起與瑞幸咖啡相關的清算案件開庭——原告為瑞士信貸(Credit Suisee AG, Singapore Branch),被告分別為瑞幸咖啡創(chuàng)始人錢治亞家族信托控制的Summer Fame Limited與董事長陸正耀的家族信托Haode Investment Inc. 。
陸正耀和錢治亞的質(zhì)押率/資料來源:SEC
若瑞士信貸提出的清算遭法庭支持,屆時錢治亞與陸正耀分別通過上述信托持有的瑞幸B類普通股(分別占比約15%、16%)將歸瑞士信貸等投行所有,陸正耀將失去超級投票權(1股B類普通股等于10投票權),同時也失去瑞幸的實控人身份。
因此,在失去實際控制權前舉行臨時股東大會,陸正耀目的很明顯,即盡快完成對瑞幸董事會的全面洗牌。
為什么?
瑞幸6月26日發(fā)布的另一則主要內(nèi)容為“提議罷免陸正耀”的公告中,似乎給出了答案:陸正耀想要阻礙正在進行的獨立調(diào)查。而且,這份公告中幾乎直接公布了獨立調(diào)查最重要的一個結論——公告稱,罷免陸正耀的提議是基于獨立調(diào)查委員會發(fā)現(xiàn)的證據(jù)以及對陸正耀配合調(diào)查程度的評估作出。言下之意,已有的證據(jù)指向陸正耀在造假中責任重大,而且陸正耀不配合調(diào)查。
黎輝、劉二海和Sean Shao等代表股東的公告似乎給出反擊:另一場董事會將于7月2日(周四)召開會議。由獨立董事Sean Shao負責的特別委員會提出,董事會多數(shù)董事同意,在該會上,董事會將評估移除陸正耀董事與董事長職務的提議。
值得注意的是,“提議罷免陸正耀的董事會”計劃于7月2日召開,要早于陸正耀發(fā)起的7月5日的臨時股東大會。
一來一回,這場“陸正耀vs鐵三角另外兩角”的斗爭,看起來是一場爭奪公司控制權的鬧劇,但事實上,他們更在乎的是對這次“獨立調(diào)查”的控制權。
會不會有人接盤瑞幸
瑞幸的市值已跌至3.47億美元,按照當前匯率估算,為24.56億人民幣,低于當前瑞幸的資產(chǎn)總值。
根據(jù)瑞幸三季度末的資產(chǎn)負債表,其“流動資產(chǎn)+非流動資產(chǎn)”大約80億元,“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大致16億元,這也就意味著,瑞幸有差不多64億元的凈資產(chǎn)。即便將二、三、四季度的22億虛增收入全部計入二季度和三季度,凈資產(chǎn)減掉22億元,瑞幸依然擁有42億元的凈資產(chǎn)。
不難看出,由于財務造假風波,股票市場對瑞幸的恐慌性拋售導致其市值遠低于實際價值的情況出現(xiàn)。
再看債務,相比A股的一些公司,瑞幸短期借款僅1000萬,長期借款為0;最大的負債是應計費用和其它負債,高達8.64億元。但 同時,瑞幸的短期投資還有10億元,因而從 資產(chǎn)角度來看,瑞幸還未到破產(chǎn)重組的地步,相反資產(chǎn)還可圈可點。
如今,瑞幸在資本市場的信譽雖然已經(jīng)破產(chǎn),但責任主要在管理團隊身上,如果人的問題解決了,瑞幸剩下的資產(chǎn)或許還有機會“起死回生”。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