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下半年華為的旗艦機型,Mate 30 有著比較全面且均衡的整體表現(xiàn)。
在華為的手機產(chǎn)品線中,P 系列和 Mate 系列是兩個并行的高端產(chǎn)品系列。其中 P 系列主要面向追求時尚的年輕用戶群體,而 Mate 系列則更偏向于商務(wù)人群。同時,由于后者的發(fā)布時間通常要晚一些,往往也會帶來更多新的嘗試以及改進。
上個月,華為正式發(fā)布了今年 Mate 系列的旗艦產(chǎn)品 Mate 30 系列,包括 Mate 30 和 Mate 30 Pro 以及 Mate 30 RS 保時捷設(shè)計三款產(chǎn)品。根據(jù)網(wǎng)絡(luò)制式的不同,又細分為 4G 和 5G 兩個不同的版本。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 4G 版本 Mate 30。
6.62 英寸劉海屏,特別的后蓋設(shè)計
在之前的 Mate 20 上,華為為其配備了一塊 LCD 水滴屏,到了 Mate 30 這里,屏幕部分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其采用了一塊 6.62 英寸(對角線長度)的 OLED 劉海屏,分辨率為 2340×1080,擁有 DCI-P3 廣色域,支持屏幕指紋。
從視覺效果的角度出發(fā),由于水滴屏的劉海面積要相對更小,所以看起來也要更舒服一些。不過水滴屏的局限性在于,它只為前置攝像頭留出了位置,這也意味著你很難將更多的電子元器件塞進去,這也是 Mate 30 改用劉海屏的主要原因。
采用切割面積更大的劉海屏之后,除了前置攝像頭,華為在它的旁邊增加了一顆姿態(tài)感應(yīng)器(不是前置雙攝)。借助于這顆姿態(tài)感應(yīng)器,它帶來了新的操控方式,你可以不需要觸碰到手機屏幕,就能實現(xiàn)隔空操作。
當(dāng)然,隔空操作這種交互方式不是頭一次出現(xiàn),之前也有手機廠商也推出過相關(guān)產(chǎn)品。就實際意義而言,其并非只是看起來很炫,在某些不方便通過觸摸來完成操作的使用場景下,它的作用就體現(xiàn)出來了。
上手 Mate 30 前,考慮到它的屏幕尺寸達到了 6.62 英寸,其實我對于其握持感并沒有抱太大的期待。不過實際體驗之后發(fā)現(xiàn),雖然它的機身三圍達到了 160.8×76.1×8.4mm,但由于重量比較克制(196g),握起來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重,不會對手腕帶來太大的負擔(dān)。
后蓋是 Mate 30 比較有特點的部分。首先配色方面,除了我們手里拿到的翡冷翠版本,其還有亮黑色、星河銀以及羅蘭紫配色可選。雖然之前 Mate 20 也有翡冷翠配色,但實際觀感上二者之間還是有著一定區(qū)別,Mate 30 的翡冷翠看起來顏色稍稍淡了一些。
顏色之外,雖然 Mate 30 后蓋均為玻璃材質(zhì),但卻用到了兩種處理方式。相機外圍的圓環(huán)采用了類似于 CD 紋理的亮面處理,非常吸人眼球。至于好看與否,就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后置圓環(huán)狀「超感光萊卡三攝」
拍照能力是 Mate 系列一直以來的強項,到了 Mate 30 系列這里,又獲得了進一步提升。它的前置攝像頭為 2400 萬像素,f/2.0 光圈,諸如 AI 美顏自拍以及人臉解鎖等功能它也都支持。
相對前置,可能大家更加關(guān)注它的后置相機。雖然 Mate 30 和 Mate 30 Pro 后置均采用了圓環(huán)狀設(shè)計,也都有四個開孔。但需要注意的是,后者為四顆攝像頭,而前者為三顆,分布在圓環(huán)上方以及右下角位置,左下角為激光對焦器件。
Mate 30 的后置「超感光徠卡三攝」,包括 1600 萬像素,f/2.2 光圈的超廣角鏡頭、4000 萬像素,f/1.8 光圈的廣角鏡頭、800 萬像素,f/2.4 光圈同時支持 OIS 光學(xué)防抖的長焦鏡頭。借助這三顆鏡頭,它可以實現(xiàn) 3 倍光學(xué)變焦 5 倍混合變焦以及 30 倍數(shù)碼變焦。
以下為樣張實拍,未經(jīng)任何后期處理,一起來欣賞下。
5 倍變焦
30 倍變焦
「雙指長按」查看超廣角樣張
「雙指長按」查看超廣角樣張
麒麟 990 以及更快的充電速度
重點來說下硬件配置部分。
目前官方在售的 Mate 30 只有 4G 版本,核心硬件配置上其和 5G 版本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4G 版本搭載了麒麟 990 SoC,存儲組合為 6GB+128GB 和 8GB+128GB;5G 版本為麒麟 990 5G SoC,存儲組合 8GB+128GB 和 8GB+256GB。
雖然這兩顆芯片在命名上比較相似,但實際上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首先是制作工藝上的不同,麒麟 990 采用了 7nm 制作工藝,而由于麒麟 990 5G 的內(nèi)部晶體管數(shù)量非常多,數(shù)量超過 103 億個晶體管,其制作工藝也改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晶體管密度,同時降低同頻功耗的 7nm+EUV 制作工藝。
CPU 方面,雖然麒麟 990 系列均采用了「2 個大核+2 個中核+4 個小核」的三檔能效架構(gòu),但麒麟 990 的中核最高主頻為 2.09GHz,小核最高主頻 1.86GHz,而麒麟 990 5G 對應(yīng)參數(shù)則提升到了 2.36GHz 和 1.95GHz。
另外,這次麒麟 990 系列也采用了達芬奇架構(gòu) NPU,「大核+微核」設(shè)計,不過二者的核心數(shù)有所不同,麒麟 990 為 1 大核+1 小核,而麒麟 990 5G 為 2 大核+1 小核。當(dāng)然,二者最大也是最為明顯的區(qū)別是在網(wǎng)絡(luò)制式的支持上,麒麟 990 支持 2G/3G/4G 網(wǎng)絡(luò),麒麟 990 5G 在此基礎(chǔ)上加入了對 5G 網(wǎng)絡(luò)的支持。
由于目前我們尚未拿到搭載麒麟 990 5G 的產(chǎn)品,其性能表現(xiàn)如何這里不做過多評價,不過就我們手里這臺 4G 版本 Mate 30 來看,其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用來玩游戲,都有著令人滿意的表現(xiàn)。
核心硬件配置之外,這次 Mate 30 搭載了 4200mAh 電池,電池容量比 Mate 20 提升了 200mAh,另外其支持 40W 有線快充以及 27W 無線充電,不過無線充電底座需要額外購買。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已經(jīng)有的方向充電功能在 Mate 30 這里也依舊得到了保留,平時用到這個功能的頻率可能并不高,某些情況下用來救濟還是比較有用的。
一款表現(xiàn)全面的旗艦機
華為在產(chǎn)品定位上的策略一直以來都比較清晰,到了 Mate 30 系列這里也同樣如此。由于價格相對較低,Mate 30 沒有采用和 Mate 30 Pro 一樣的環(huán)幕屏,后置相機也少了一顆專門用于視頻拍攝的攝像頭。
不過即便如此,作為一款旗艦機,該有的東西它也都沒落下。除了頂級的麒麟 990 芯片、4200mAh 大電池、超感光徠卡三攝、40W 有線快充、27W 無線快充,其它諸如紅外、NFC、IP53 防水等也出現(xiàn)在了 Mate 30 身上。
整體來講,雖然對比 Mate 30 Pro,Mate 30 整體還是存在一定差距,但橫向?qū)Ρ韧瑑r位其它手機產(chǎn)品,從硬件配置到性能表現(xiàn)它其實沒有處于下風(fēng),是一款綜合表現(xiàn)比較全面手機產(chǎn)品。
最后價格方面,Mate 30 6GB+128GB Mate30 為 3999 元,8GB+128GB 為 4299 元,目前已經(jīng)在華為官方商城以及京東等第三方電商平臺開售。
至于 5G 版本,按照之前發(fā)布會上公布的信息,8GB+128GB Mate30 為 4999 元,8GB+256GB 為 5499 元,如果你想要體驗 5G 手機還需要再等等,但要是對 5G 沒有那么大的興趣,4G 版本也不錯。
復(fù)制【 ?Ap1wYpaLBx9? 】打開手機淘寶
查看掌機的千種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