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事件對于朝韓來說未必是壞事,雙方都留有底線,溝通管道并沒有完全斷絕,因為大家都明白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誰,而且也都不樂見得之不易趨于正?;?a href="/kx/shehui/59104.html">關系再次被徹底撕裂。
韓國向朝鮮投放傳單的次數(shù)難以計數(shù),一次性投放百萬傳單的大手筆也不是沒發(fā)生過,但此次朝鮮的憤怒在于2018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互信關系,被韓方單方面破壞,《板門店宣言》形同虛設,以至于傳單再次在朝鮮散布,這不是幾次的問題,而是言而無信、單方面“撕毀條約”的問題。
文在寅也沒有正面回應傳單事件,對國內(nèi)“脫北”團體的控制聊勝于無,是無可奈何,還是刻意縱容呢?
文在寅對朝鮮始終都是秉承善意的,不提倡武力對抗,也盡量不刺激對方,否則就有悖于自己的競選宣言,但是韓國所謂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對民間團體的傳單散發(fā)行為卻無可奈何,因為這并不違法,又如何制止呢。
韓國的責任在于,在傳單行為的處理上確有滯后之嫌,脫北團體在韓國國內(nèi)并不得人心,無論是韓國政府還是大比例的韓國民眾對該團體的行為都非常厭惡,不過一直以來都束手無策,但經(jīng)過此次事件后,這一現(xiàn)象相信將會有所改觀,因為韓國針對散布傳單破壞韓朝雙方關系的行為將立法予以打擊。
至于這個組織的資金來源和受誰指使問題,并沒有人深入調查,但是坊間猜測結果,基本趨于一致,該組織的做法是有悖于韓國政府和民眾普遍意愿的。
開城工業(yè)園朝韓聯(lián)絡辦公室,自建立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它的建立是緩和雙方關系的“標志”性建筑,具有一定紀念意義,在此次“降溫”后,被完全炸毀,該建筑的政治意義遠大于建筑本身,無論韓朝也都不會對建筑的消失感到心痛,就僅僅是條件稍好的若干辦公室而已。
朝鮮表達的是態(tài)度,韓國又愿意彌補,再建不是什么難事,關鍵就是看此次傳單事件的處理和后續(xù)韓朝繼續(xù)執(zhí)行協(xié)議的決心和實際行動。
還有一點,以前散布傳單都是簡單直接的有針對性的宣傳,此次的傳單非同一般,竟然PS朝鮮第一夫人李雪主,圖片不堪入目,言辭也非常過分,很明顯,這屬于個人攻擊,更可氣的是,為有助于流通,傳單里還夾著2000張1美元紙幣,難怪朝鮮有這么大的反應。
美國的嘴對他國說三道四是把好手,輪到自己頭上未必如何,縱觀其近年來的陰險作為,反復無常也屬常態(tài),難怪總是得不到信任,所以他“完全、可驗證、不可逆的棄核”要求是無法令朝鮮接受的,這是多方較力的重要籌碼,朝鮮也想發(fā)展經(jīng)濟,但重要的前提是自身安全,問題是美國說的話不可信,反過來看美國,他的要求得不到執(zhí)行,他也掣肘韓國不能給予對方過多好處,好處都給光了朝鮮不棄核咋整呢。
自2018年開始,朝鮮真的是在實心實意的做事情,無核化工作始終在進行中,可以看出,此次朝鮮是有決心有行動的朝著半島無核化在努力,但為何遭遇如此對待呢?
美國也在糾結,他當然希望朝鮮棄核,但是他又不想朝鮮以正常國家身份躋身國際舞臺,因為在這地界,他需要有“肉墊”存在,他的總體目標還是美日韓VS中俄朝,韓朝想關系正常化,問題是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簡單說,朝鮮棄核是美國所樂見的,解除制裁是不可能的,即便朝鮮棄核還有導彈,導彈毀了還有陸基,陸基發(fā)射臺炸掉然后呢,然后美國也不會解除制裁的,韓日越來越不聽話了,亞洲力量凝聚,各自安心搞經(jīng)濟,中俄日韓朝合作發(fā)展,這才是美國所真正擔憂的。
韓國,在關系正?;矫孀陨韺κ录囊庾R灌輸要得到加強,雖然很難,但不能一味的照著美帝的意思來,要有自己的主張,否則就像2018年到現(xiàn)在的情況一樣,會有短期正?;€是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南北統(tǒng)一不提,至少增強雙方互信,共同發(fā)展經(jīng)濟才是長遠之計,如果沒有表現(xiàn)出相應的誠意,那所謂的聯(lián)絡辦公室還會蓋了炸,炸了蓋周而復始,換句話說,不炸又如何,沒有任何現(xiàn)實意義。
朝鮮方面對雙方關系不是沒有頭緒的,他動作很簡單,他的目的也很簡單,棄核和導彈威脅都不是事,甚至美國都不算事,關鍵是你韓國的態(tài)度怎樣,美國一停滯,韓國也歇菜,有沒有點自主精神,要么你脫離“懲罰者”陣營,咱們共同安心搞發(fā)展,要么你把美帝拉回來談條件,我的誠意和行動都有,你的承諾可是全沒兌現(xiàn),要有個說法。
如果再沒有說法,才會有武力升級的可能,韓國也看出了朝鮮的意圖,所以警告了朝鮮不要輕舉妄動,不要放棄溝通,因為建國這些日子也不好受,實在顧不過來半島局勢。
大選日期說遠也不遠了,美國國內(nèi)的風景線已經(jīng)連成了風景區(qū),疫情方面就更別提了,美國媒體更是做了個“專輯”,建國的身體不成了,眼圈變色、聲音虛弱發(fā)抖、端水無法到位、走路太過蹣跚等等,總之就是自顧不暇。
韓國與其擔心美國不能及時回應而造成韓朝雙方態(tài)勢緊張,不如先把法律條款補全,杜絕相似事件發(fā)生,如果過兩天“脫北者”再放個十次八次的氣球,那就離開火就真不遠了,你做不了美國的主,但自己能做主的先做好,至少把相關導火索的表面文章做好,表明一下態(tài)度,迅速立法,避免事態(tài)升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