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
隨著時間進入5月下旬,距離5月20日中國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宣誓就職儀式的時間越來越近。整個西太平洋的軍事力量也都“心照不宣”地進入了各自的狀態(tài)。美國軍隊在全美新冠疫情愈演愈烈的情況下逐漸“穩(wěn)住陣腳”,在盡力避免病毒對美軍進一步造成大規(guī)模的不可控影響的情況下,通過對武裝力量的調整和疫情的控制,逐步開始恢復其在西太平洋地區(qū)軍事力量威懾。
美國力量在西太平洋的“復蘇”
5月13日,美國海軍又一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麥坎貝爾”號(DDG-85)穿越了臺灣海峽,進行了美國海軍所謂的“航行自由”行動。當然臺灣海峽作為國際水道本身就允許各國艦船進行穿越,相比美國海軍艦船在中國南海島礁附近12海里之內的相似行動,美艦在臺灣海峽內航行要容易的多。當然在“5·20”之前的敏感時刻穿越臺灣海峽,美國海軍的驅逐艦在他們的媒體口中也被額外加戲,顯示出美國海軍對于西太平洋地區(qū)局勢的關注。

5月13日穿越臺灣海峽過程中的“麥坎貝爾”號驅逐艦
在美軍驅逐艦背后出現的,是目前正在逐漸復蘇的美國航母核心力量——航母打擊大隊。5月6日,在經歷了將近一個月的航空設備和給養(yǎng)補充,以及新冠疫情時期必不可少的艦員全體檢疫和為期14天的岸艦隔離之后,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在當天離開其??康娜A盛頓州布雷默頓海軍基地,啟程開始進行包括航母艦員、艦載機乃至與護航艦艇在內的合成訓練部隊演習。目前該艦仍然位于南加州以西的海域,在相關訓練完成之后,將率領第11航母打擊大隊前往西太平洋地區(qū),開始其臨時領命的巡航任務。
與“尼米茲”號此次一同出海的護航艦艇包括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普林斯頓”號(CG-59),第9驅逐艦中隊的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約翰·保羅·瓊斯”號(DDG-53)、“斯特雷”號(DDG-104)和“拉爾伏·約翰遜”號(DDG-114),隨航母出動的還有第17艦載機聯隊的戰(zhàn)機,包括一個在當代的西太平洋巡航中越來越少見的F/A-18C“大黃蜂”多用途戰(zhàn)斗機中隊。相比年初的“羅斯?!碧柡侥复驌舸箨牭暮廊A配置,“尼米茲”號這次的部署只能算是普普通通,但是面對啥也沒有的西太平洋,“尼米茲”號既然是解決有無問題的,也就沒有那么多講究了。

“尼米茲”號的護航艦雖然比“羅斯?!鄙?,但也是標準配備
自從美國海軍“羅斯?!碧柡娇漳概炓驗榕炆系男鹿诓《疽咔?,在3月27日??筷P島以來,美國海軍已經有超過一個半月的時間在西太平洋乃至整個太平洋水域里沒有任何處于部署狀態(tài)的航空母艦。冷戰(zhàn)結束以來,即使當美國海軍的航母數量減少到了11艘之后,在西太平洋地區(qū)發(fā)生這樣的情況也是相當罕見的。不過對于當時在全球只有3個航母打擊大隊處于部署狀態(tài)的美軍而言,發(fā)生如此“巨變”的原因,其實只是其中的1艘航母,也就是“羅斯福”號的狀況。
當“羅斯?!碧柕囊咔閲乐氐缴锨瀱T被確診新冠病毒陽性,被迫將全艦艦員集體送到岸上進行隔離和治療,實際上已經被迫退出部署狀態(tài)的時候,美國海軍在美國西海岸和日本的余下幾艘航母當時都無法立即投入部署狀態(tài)。也正因為美國航母現有部署狀態(tài)下的靈活性有限,因此面對這種突發(fā)情況,美國海軍也只能按部就班地選擇次優(yōu)方案,調動雖然不處于部署狀態(tài),但可能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出動的“尼米茲”號。

“尼米茲”號被選中只是因為該艦剛剛完成訓練任務不久,還沒有完全“松弛”
由于新冠疫情的無孔不入,讓“尼米茲”號航母和這一時期所有的美軍艦船一樣,需要額外14天的岸艦隔離時間,以便確認航母上沒有潛在的新冠肺炎病人之后才能離港出發(fā)。這一時間段內,雖然航母上可以進行艦船狀況的維修和恢復,一系列中小規(guī)模的訓練甚至演習,甚至為艦上可能存在的疫情做更多準備——組織艦員用T恤衫縫制口罩,但再怎么高效的準備工作也無法改變“尼米茲”號趕不上“5·20”這一重要時間點的結果。
雖說美國??哲娫诖似陂g一直派遣偵察機對中國東海和南海的持續(xù)觀測和信號搜集,美軍的B-1B戰(zhàn)略轟炸機也多次在這一區(qū)域進行飛行巡邏,但對于美軍而言,航母在關鍵時間上的錯過,顯然會讓他們自己不踏實。
盡管如此,美國海軍倒是確實有可能以另一種形式來為航母錯過“5·20”來進行找補——5月4日,常駐日本的“里根”號航母離開橫須賀,開始進行增量維護之后的例行試航。從時間上看,盡管橫須賀港內以及“里根”號的艦員中都發(fā)生了新冠病毒疫情,但“里根”號航母出港試航的時間與之前幾年基本一致,這表明該艦的維護工作基本未受新冠病毒的影響,也就是說按照往年的規(guī)律,“里根”號有能力在今年5月底或者6月初進入部署狀態(tài),展開年度的航母巡航部署。
停靠在關島的“羅斯?!碧柡侥冈谌媸枭⒑透綦x后,目前已經有大約3000名艦員返回到“羅斯?!碧柡侥干稀M管這導致又有5名艦員在航母上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但有理由相信吃一塹的美國海軍在這次抗疫中的表現應該會有所改善。如果情況樂觀,到6月初的時候,美國將“意外”地在西太平洋地區(qū)獲得3艘可以出海航行的航母,如果將其全部調動起來,美軍將能夠在西太水域集結起這支3航母打擊力量——而且相較于其他美國海軍在全球航母調動過程中因為“相遇”而湊成的3航母編隊,這3艘全都是為西太平洋巡航而專門部署的,因此這一編隊的巡航時間顯然可以更久,作戰(zhàn)能力也更強,以此實現的威懾力也就更大。

三航母編隊在往年是美國“偶爾得之”的炫耀,今年卻有可能成為真實的作戰(zhàn)力量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海軍并不打算這么做。
在與美國海軍有關的新聞中,目前有關“里根”號的巡航的相關已經悄悄地將相關措辭改成了“春季巡航”,這也意味著雖然“里根”號現在已經開始試航工作,但其計劃內的巡航已經被推后到了2021年。
與此同時,“羅斯?!碧柡侥干系目挂吖ぷ饕驗橹匦鲁霈F的陽性患者而充滿不確定性,加上“羅斯?!碧柹夏壳爸挥屑s3000人左右的艦員,大約只相當于其部署狀態(tài)的60%左右,屬于嚴重缺編。這點人手要讓航母行駛起來也許不難,但要讓航母像今年年初那樣處于能充分發(fā)揚戰(zhàn)斗力的狀態(tài),所要付出的代價和投入的資源顯然要比現在更大。
更重要的是,目前趕來救場的“尼米茲”號已經是美國海軍透支未來1-2年部分可部署航母兵力才搬來的救兵,如果不將“里根”號航母留到明年的話,美國海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可用航母數量會進一步縮減,屆時都不用什么突發(fā)情況,“航母空窗”還會在2021或者2022年繼續(xù)出現。
對于美國海軍而言,盡管錯過了“5·20”的關鍵性時間節(jié)點,但在西太平洋海域上的大國博弈無疑還要繼續(xù)下去。既然這對中美都算得上是一場“持久戰(zhàn)”,那美軍“從長計議”自然也就毫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