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據《紐約時報》4月22日報道,根據最新的數據,多個大學及機構分別構建了5月美國疫情死亡病例的新模型。
所有這些模型都建立于一個共同的前提:美國不解除、不放松任何現有的隔離和社交限制。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其中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綠色曲線)、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紅色曲線)、麻省理工大學(MIT,橙色曲線)、美國東北大學(Northeastern,紫色曲線)、華盛頓大學健康測量及評價研究所(IHME,藍色曲線)構建的5個模型被視作主要的參考。
5所大學的預測曲線與實際曲線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紐約時報》指出,17日至22日這6天間,累計存在5000例無法確認的死亡病例。因此在曲線匯總中,新冠實際死亡曲線(灰線)有兩條:數值較大、顏色較淡的曲線代表將無法確認的全部視作新冠死亡;數值較少、顏色較深的曲線代表不考慮這5000例??v坐標為每日死亡人數,橫坐標為日期。
由于新冠病毒遠未被解析透徹,所以在不同算法下,這5個模型呈現的死亡峰值和走勢完全不同,且都與美國實際的死亡病例曲線存在一定偏差。
報道稱,模型估計,到1個月后的5月23日為止,基于現有的隔離和社交限制的條件下,美國總計死亡病例可能達到6萬至10萬之間。
由于未來政策和情況可能變化,帝國理工和美國東北大學只發(fā)布了一周預測。
根據模型的曲線和坐標軸來看,麻省理工、哥倫比亞大學預測在保持隔離的社交距離的情況下,未來1個月死亡會逐步下降,但每日死亡人數與4月基本相仿,IHME的預測則顯得樂觀很多。
不過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人口統計學專家塞繆爾·克拉克(Samuel Clark)表示,這些模型能獲得的數據太少,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考慮到這些模型全都是基于繼續(xù)維持社交限制和隔離,這意味著如果控制措施有所松懈,情況可能更糟糕。
如今,美國總統特朗普正主張搞復工,多個州也開始逐步放松限制,多地還爆發(fā)了反對隔離抗議。這些情況都與模型的前提條件完全不符,這意味著所有模型都需要重新調整。
哥倫比亞大學的模型則嘗試預測了3種不同的情況,分別基于民眾的不同社會接觸程度。
哥倫比亞大學3種預測,綠線為80%接觸,紅線為70%接觸,藍線為60%接觸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的預測來看,如果恢復到80%的社會接觸,疫情導致的死亡將會超過當前,這意味著疫情形勢會顯著惡化。盡管這一預測未必正確,但根據綠線與紅線藍線的對比,顯然在算法體現的隔離和社交限制作用非常大。
哥倫比亞大學模型的構建者之一杰弗里·薩滿(Jeffery Shaman)表示,這些模型在顯示未來趨勢方面仍有價值,“我們在不確定性之上又有確定性。”
3月,帝國理工的模型曾顯示,如果不采取任何控制措施,美國疫情死亡人數最多將達220萬。白宮方面在綜合帝國理工及其他機構的多個模型之后,指出如果采取措施,死亡人數將在10萬至20萬左右。
美國政府目前主要引用的是華盛頓大學健康測量及評價研究所,即IHME的預測。
然而《紐約時報》的報道稱,流行病專家對這個模型多有批評,因為這個模型是基于近期傳播軌跡和其他國家的趨勢來預測的,無需考慮新冠病毒本身特征。相比其他預測,這個模型要樂觀一些,而且其前提條件是完全保持社交距離。
4月20日特朗普在疫情簡報會上聲稱,美國大約會有5萬到6萬人死亡,這個數據就來源于IHME的預測?,F在他還在極力推動重啟經濟。
在某些情況下,真實數據可能比預測數據要高,因為研究者可能會低估真實情況。
20日特朗普聲稱死亡人數會低于預期 CNN報道截圖
其他機構給出的預測模型則依托流行病學理論,綜合了病毒傳播、恢復時間、并發(fā)癥等因素,理論上來說會更精確一些。
但流行病學專家們也都強調,很難指望這些模型提供準確的預測,因為他們依賴于不確定的數值。這表示,尚無法準確預計美國將來的疫情。
考慮到政策的不確定性,麻省理工大學的建模者蒂米緹斯·貝爾西馬斯教授(Dimitris Bertsimas)表示,他的團隊拒絕做出長遠的預測。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大約6月15日之前,仍有重大措施來遏制疫情?!必悹栁黢R斯說道,“在那之后?天知道?!?/p>
截止至4月23日9時,美國新冠病毒累計確診848115例,累計治愈83978例,累計死亡47639例。美國疾控中心主任近日警告稱,入冬的時候,美國可能伴隨著流感迎來第二波新冠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