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月10日消息,今天下午,永安、南華、光大、中信等多家期貨公司發(fā)布公告,暫停文華財經軟件接入交易。公告稱,自2020年1月17日夜盤起,將關閉文華財經交易軟件的準入權限。
一時間,市場關于“文華財經”(上海文華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華”)的關注與討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對于“文華財經”的忠實用戶們來說,一度還在猜測文華能否在1月20日之前力挽狂瀾、重改局面,而今天多家期貨公司像“約好了似的”發(fā)布申明,無疑是雪上加霜。
經我公司排查,上海文華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交易軟件(包括但不限于文華贏順、文華贏智、文華隨身行)是否符合監(jiān)管要求存在不確定性,截至目前該軟件供應商未能提供符合穿透式監(jiān)管要求的整改方案。因此,自2020年1月17日夜盤開始,使用此類軟件的投資者,將無法進行交易登錄,無法使用查詢、交易等功能。
——多家期貨公司做出上述聲明
(▲圖片來源:1月10日永安期貨官網公示)
(▲圖片來源:1月10日南華期貨官網公示)
(▲圖片來源:1月10日招商期貨官網公示)
(▲圖片來源:1月10日新湖期貨官網公示)
(▲圖片來源:1月10日廣發(fā)期貨官網公示)
(▲圖片來源:1月10日申銀萬國期貨官網公示)
(▲圖片來源:1月10日光大期貨官網公示)
(▲圖片來源:1月10日中糧期貨官網公示)
注:以上期貨公司排名不分前后,因篇幅有限,不代表所有已發(fā)布申明的公司,請大家及時咨詢賬戶所在公司是否發(fā)布公告!
1
誰在力挺文華?誰在鄙棄文華?
就在前兩日,小編的一篇推文也引發(fā)了網絡的廣泛議論:文華財經與期貨公司上演“撕逼大戰(zhàn)?國內大佬永安期貨或成小公司
我們的評論區(qū)也是沸沸揚揚,雖因篇幅有限無法呈現更多,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側面了解大家面對這一事件的情緒反應。
(▲圖片可上下滑動查看)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部分文華的忠實用戶支持文華,希望事件能有轉機,能繼續(xù)使用文華旗下的系列軟件。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文華財經行情交易軟件在期貨行業(yè)的市場占有率近70%”,這已經是相當之大的市場占有率了,很多朋友從開始接觸期貨起只接觸過文華系軟件,即使是被強制更換,要適應也成問題。
站在對立面的另外一種聲音同樣不絕于耳,雖然距離文華宣布”交易模塊收費功能“的事件已歷時一年,但能看出仍有很多用戶對這一事件表示反感,同時斥責文華各種巧立名目的收費行為,這些聲音或來自同業(yè)機構,或來自文華的用戶,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大眾對文華積怨已深,想要發(fā)泄。
而我們在網絡上搜索“文華收費”的相關關鍵詞,還可以找到一系列內容。
2
遭多家期貨公司“抵制”,是“利”字作祟?
有網友表示,面對來自監(jiān)管的壓力,2019年11月29日,文華財經曾給出了兩個改造方案:
方案一(期貨公司自建文華云交易中臺系統(tǒng)),方案二(文華建設運維托管云方案),方案一需要投資約200萬,方案二每年需要18至36萬。
12月24日公司接交易所郵件通知,文華財經公司軟件兩套整改方案均無法完全符合《期貨公司監(jiān)督管理辦法》第九十三條。
12月31日公司接文華財經公司郵件,收到文華財經公司提供的方案三。方案三需期貨公司自備機房、服務器和帶寬資源,是文華根據期貨公司對于方案一的反饋進行了調整做出的新方案,新方案縮減了布置文華云端交易中后臺所需的服務器數量。
根據文華方案三,公司需要一次性投資130萬,需要采購12臺服務器和2臺防火墻,增加5條專線鏈路;系統(tǒng)建設后每年還需要支付軟件維護及線路費用高約85萬。由于方案三需要采購服務器、防火墻等設備,建設實施還需要增加行情專線鏈路,公司在1月20日前無法完成改造實施。期貨行業(yè)絕大部分期貨公司也都不能按時完成改造實施。
這也就引發(fā)了事件最初文華在公告中聲稱“小期貨公司不想投入,拒絕升級而已。僅僅個別不想升級的小期貨公司客戶,會受到影響”。
3
多家期貨公司暫停使用文華,已經付費怎么辦?
有投資者在文華BBS詢問:“最近接到期貨公司電話,因為穿透式監(jiān)管的原因,文華財經軟件就要無法使用了,充值剩余的錢如何處理?”對此,文華財經表示,將公布繼續(xù)與之合作的期貨公司名單,投資者若重新在這些期貨公司開戶,就能繼續(xù)使用其充值剩余的錢。
該投資者對期貨公司與文華財經間的分歧表示了擔憂:“要是各期貨公司不升級文華的系統(tǒng),損失最大的一定是交易者?!?/strong>
1月10日下午,隨著事件的發(fā)酵升級,期樂會也接到不少來自用戶的疑問:“期貨公司不和文華合作,我們交的錢怎么辦?”帶著大家的疑問,我們多次撥通了文華財經官方400電話,電話目前一直處于無法接通的狀態(tài)。
4
后記
這場業(yè)內的“撕逼”大戰(zhàn)仍舊沒有落下帷幕,與此事件有關的各當事方都將成為業(yè)內持續(xù)關注的焦點。
文華財經是否能力挽狂瀾還需拭目以待;除文華以外的優(yōu)秀的交易軟件公司,能否在這場博弈中為自身發(fā)展帶來新的契機?期貨公司是否能在現有基礎上增加技術投入,為交易者帶來更好的交易體驗?這些問題,目前都還是一個謎。
無論如何,此事件最終給期貨行業(yè)帶來什么,給交易者帶來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