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嘩啦,翻一下書,知識就進腦子了”。
這樣的“神功”,不是只有武俠劇有,現(xiàn)實中還有更玄幻的“量子波動速讀”。
近日,一種叫做“量子波動速讀”的培訓課程在網絡引發(fā)熱議。該課程聲稱:“運用HSP高感知力進行量子波動速讀”,能讓孩子在1—5分鐘內看完一本10萬字左右的書籍,并且可以把內容完整復述出來。
真的有這么奇效嗎?稍加搜索就可以看到這個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已經數(shù)次被專家打臉。
但如此荒唐和迷幻,為什么還會有那么多家長入坑呢?
1
商家的花樣“套路”太多了。
如果你是一位恨鐵不成鋼的父母,很可能會對自家的孩子咬牙切齒——別人家的孩子一兩天就看完了一本書,你家孩子吭哧了一星期還在開頭。
這時候,如果有人告訴你,可以通過訓練讓孩子掌握快速閱讀的能力,不到半小時就能讀完一本書,你會不會有一點心動?
為了孩子的未來,你咨詢了這項課程,起初你可能會對“量子糾纏”“波粒二象性”等物理名詞有很多不理解,這時機構工作人員向你露出了實力——《裝在口袋里的爸爸》這本書的打卡同學只花了3分01秒,人物名稱以及書里的內容全部能夠說出來,“用這樣的速度看書不用眼睛” “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離就越近”。
再看看培訓機構墻上掛著的橫幅:給孩子補習功課,不如補習方法。你可能會抱著“我看不懂,但是我擔心別人都看得懂,所以我不敢說我看不懂”的心理,相信這種方法也許真的有效。
要是碰上還是悟性不高的家長,機構的老師也會一言以蔽之——“大人無法理解,只有小孩才能感受到?!?/p>
在生活當中,當很多人都說一件事是對的時候,往往你也會認為這件事是對的。看到那么多家長都帶著孩子去學“量子波動速讀”,類似培訓在全國多個地方都有開設,培訓機構還有專業(yè)的全腦比賽……學費也就幾萬塊錢,能和孩子的未來相比嗎?
交了學費之后,你進入了培訓班的圈子,看到別的家長都在夸這個“神術”有多厲害,你可能會疑問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沒有進步,這時他們會安慰你“有的小孩就是弱一些,需要腦波音頻激活”。
直到在網上曝光,還有培訓機構在微博上辯解:“信與不信是你們的事,但全腦教育正在中國普及,國家設有專門的‘全腦教育辦公室’,并在制定相關行業(yè)標準……”但很快,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給出的答復卻是,“我們與這個組織無關,完全不了解也沒有參與相關活動”。
就這樣,科學的外衣、高大上的場地、完美的宣傳、玄乎的案例,一切都打中家長的內心。
除了“量子波動閱讀”之外,我們還可以在網上看到各種花里胡哨的產品,比如經過“全腦開發(fā)”后就能蒙眼識物;還有叫“全腦智慧耳機”的東西,宣稱聽音頻就可以改變大腦本質,使用9天,就能蔽目識數(shù)、辨色……
正可謂,姜太公釣魚,總有愿者上鉤。
2
缺失的科學素養(yǎng),是時候該找回來了。
“很多騙術,就是故意讓你看不懂,堆疊很多莫名其妙的術語……它跟閱讀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凡是跟量子有關東西都不可能直接作用在人身上的?!敝锌圃荷窠浛茖W研究所神經生物學博士唐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接稱“量子波動速讀”為:一個很俗套的騙術。
正如唐騁所言,回頭想想,生活中很多騙術其實并不高明,就是把一個個相對陌生的科學術語進行排列組合,再打著科學的旗號進行販賣,然而總有人不假思索地選擇相信,讓騙子輕松收割了一茬又一茬的智商稅。
我們總是相信科學、依賴科學,然而卻忘記了科學最重要的精神———懷疑精神,甚至有時候連最基本的科學常識都沒有。
法報君不得不想到,2018年那篇紅遍朋友圈的北京精英瘋魔記——《“兒子是神人轉世,我花了3900萬培養(yǎng)他一統(tǒng)世界”》。
這篇文章中,轉世、異象、復制大腦技術……這些魔幻至極的詞語,成為魏某行騙的套路。而一群高收入精英,為了籌謀孩子的前途,心智狂亂,心甘情愿被他騙走1個億。2018年12月,法院判決魏某犯詐騙罪,判處其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直到夢醒時分,這些家長們才發(fā)現(xiàn)這場春秋大夢留下的,只有發(fā)痛的腦殼和被“玩壞”的孩子。
21世紀教育研究學院副院長熊丙奇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這折射出我國社會存在著一種為追求成功,投機取巧,以至于走火入魔的現(xiàn)象。大家拋棄基本的常識(或者根本就沒有),渴求能獲得成功致富的捷徑,一些培訓班,也就針對這種心理,粉墨登場,受到追捧?!?/p>
這么說來還真是,很多家長的思維的確是挺魔幻的,連教育自己的親孩子,都想走捷徑。
還記得那個聲稱可以短時間提高學習成績的“聰明藥”嗎?不少家長為了幫助孩子備戰(zhàn)高考,就給孩子準備了這個藥片。殊不知,這種“聰明藥”學名利他林,作用機制與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類似,有成癮性,是嚴格控制的紅色處方藥。有孩子因為長期服用,直接變成了癮君子。
父母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教育真的沒有“大力丸”,不會一招就有奇效。它是一門科學,必須下一番苦功夫才能嘗到最甜的果實,捷徑心理只會害了孩子。
3
再往深里看,歸根到底,還是家長們內心的焦慮。
2018年發(fā)布的《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shù)調查報告》顯示:有68%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到比較焦慮和非常焦慮,僅有6%的家長相對不焦慮。
可以看到,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輔讀物、培訓機構的選擇,都抱有一種寧濫勿缺的心態(tài),擔心萬一錯過了某一機會,就會讓孩子輸?shù)舾偁?。所以不遺余力、傾盡所有,也要讓孩子享受到這些“高端”輔導。而騙子就是抓準父母望子成龍的焦慮,忽悠了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塞滿了自己的錢包。
家長的焦慮或許在被騙中得到了滿足,但這樣的培訓到底是為了家長還是孩子呢?
今年6月,有媒體報道過這樣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陳先生帶孩子去上了一個叫作“全腦開發(fā)”的培訓班,孩子蒙著眼睛,就輕松讀出了之前根本沒看過的書。然而,一段時間后,孩子卻不想再學了,原因是“從眼罩縫里看書久了眼睛會花”。
孩子為什么要欺騙家長呢?孩子回答是因為他“第一次見到父母因為學習的事這么高興”。7歲的孩子,原本已經有了識破騙術的能力,但他們沒有去說破,因為家長的那一份欣喜若狂鼓勵了他們。只要他們假裝能夠蒙眼識字,他們便會被家長視為神童,既讓人心酸又讓人心疼。
有人說,父母的高度決定孩子的起點。最好的教育,是言傳身教。用勤勉、奮進、努力等優(yōu)秀品質,在耳濡目染間傳遞給孩子,也許才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門。
此外,對于不斷推陳出新的套路和騙術,家長還應擦亮雙眼,選擇正規(guī)培訓機構,不要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
同時,相關部門還需要加大監(jiān)管力度,嚴格資質審批,重拳整治培訓市場亂象,不能任由一些違背基本教育規(guī)律的騙局肆意橫行。
都9102年了,不要再上演這種現(xiàn)實魔幻荒唐劇了。
來源:法制日報(作者:羅聰冉)
編輯:渠洋 張博 李金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