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全國487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全國高速公路正式實施并網收費。不過,近期部分車主反映通行費有所增長、部分地區(qū)出現高速公路出入口擁堵等問題,引發(fā)關注。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了春運發(fā)布會,交通運輸部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收費方式變了
“走多少路付多少費”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愛民表示,撤站后車輛通行費總體負擔不會增加,高速公路以省份為單位實施聯網收費。撤站前,主要采用封閉式收費制式,客車按車型、貨車按重量,根據路徑和里程進行收費,分路段拆賬。
李愛民表示,除浙江、廣東、四川等省份高速公路實現了精準收費和拆賬以外,大多數省份高速公路收費采用最短路徑收費。隨著路網規(guī)模越來越大,這種收費制式難以體現走多少路付多少費的公平原則。
撤站后,在高速公路沿線,每逢有交通量發(fā)生變化的路段,均新建了門架,每個門架負責收取其所在路段的費用,實現了分段精確收費。因此,在走了兩點之間較長路段的車輛,其通行費較之前按照最短路徑計費的費額會有增加。
另外,收費額取整規(guī)則也由原來的取整到“0元、5元”調整為ETC車輛取整到“分”、人工收費車輛取整到“元”,相應費額也會“有升有降”。
以經京開高速公路出城去往黃村方向的小轎車為例,若在高米店出口駛出,共計約9.4公里,按過去的標準通行費為5元,如按精準收費規(guī)則約為4.7元,收費有所減少;若在金華寺出口駛出,共計約11.8公里,按過去標準通行費為5元,如按精準收費規(guī)則約為5.9元,收費將有所增加。
部分客車收費顯著降低
8座和9座客車降低1/3至1/2
針對撤站后車型收費如何變化的問題,李愛民表示,部分客車收費標準顯著降低。
交通運輸部2019年5月發(fā)布修訂后的《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車型分類》,明確1類和2類客車分類界限值由核定載人數7人修訂為9人且車長小于6米。同年7月,交通運輸部又印發(fā)通知,明確從2020年1月1日起執(zhí)行新的收費標準。
李愛民介紹,自1月1日起,8座和9座小型客車,統(tǒng)一按照1類客車收取通行費,收費標準平均降低1/3至1/2,通行費負擔下降顯著。還有一些省份,對客車實施降檔收費。例如上海市2類客車按1類客車收費,廣東省4類客車按3類客車收費,這些地區(qū)相應客車的收費水平也顯著降低。
貨車改為按車型收費
滿載車費額將明顯下降
取消省界收費站后,貨車通行高速公路時,收費由計重收費調整為按車軸數(車型)收費,不少貨車車主感覺高速公路收費比以前高。
李愛民表示,按車型收費后,對于同一軸型車輛,不論裝多裝少,都執(zhí)行同一收費標準。對于滿載的車輛,費額將明顯下降;對于空載車輛和輕載車輛,費額可能會出現增加。建議相關企業(yè)加強運輸組織,通過提高實載率,享受計費方式調整的政策紅利。
顧志峰表示,交通運輸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印發(fā)通知,督促指導各地以本地2018年按里程加權平均的車貨總質量為重要依據,并組織力量對各地的費率調整方案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督促各地實現貨車收費標準比滿載至少下降10%。
對于一些地方部分貨車司機反映收費金額異常情況,顧志峰表示,由于聯網收費系統(tǒng)剛剛切換,個別地方運行不太穩(wěn)定,出現了一些異常的通行費費額,已督促地方查明情況,本著通行優(yōu)先和不讓貨車司機吃虧的原則,及時妥善處理。
顧志峰稱,對難以迅速處理的,先抬桿放行,讓車輛先走,核實清楚后,再予處理。對錯計多收的通行費,已要求各地全額退還,切實維護貨車的合法權益。
此外,關于“取消省界收費站后出現擁堵”的情況,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汪洋表示,取消省界站以后,過去高速公路主線收費站的擁堵問題已經成為了歷史?,F在擁堵主要分散在一些地區(qū)高速公路交通量比較大的出入口,其中又集中在人工收費車道上。對此,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指導地方實施增加人工車道,采取復式收費,強化咨詢服務,遇到嚴重堵車的情況,抬桿優(yōu)先放行,后續(xù)再做處理,全力疏通保障。經過系統(tǒng)監(jiān)測,擁堵情況已經得到了不斷緩解,呈逐漸下降趨勢。
汪洋說,從目前來看,全國9000多個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費站,每個時段出現500米以上擁堵情況的收費站基本在30個以下,占收費站總數的比例只有0.3%。1日-7日,全國發(fā)生500米以上擁堵緩行的收費站比上一年同期減少了18%,平均擁堵時間同比減少了13%,這些擁堵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歷史擁堵區(qū)域。
來源: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