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記者 郝浩宇
日前中國足協(xié)出臺了一系列新政,其中一條很有意思——各俱樂部在2021賽季開始前完成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改革,屆時如未能通過足協(xié)認證,將不被授予聯(lián)賽準入資格。換句話說,到了2021年,所有的俱樂部幾乎都要“改頭換面”。
足協(xié)的初衷不難理解,即通過名稱中性化改革,打破過往一旦更換投資商,球隊就要換名字的怪圈,以打造中國足球的“百年老店”。在目前投資商占有球隊絕對話語權的當下,這樣的改革可謂是有些激進。
不管足協(xié)的改革能否推進,我們不妨先來聊聊,如果中性化改革一旦實施,各球隊的名字該怎么改?
首先,改革一旦實施,所有球隊的名字都應該符合規(guī)定。有聲音認為,像北京國安、上海申花、河南建業(yè)這樣的老牌俱樂部不需要更換中性化名稱,因為它們的名字已經(jīng)普遍為大眾所接受。
上海申花奪得本賽季足協(xié)杯冠軍
但這樣以名字使用時間和知名度來決定是否更名的說法其實經(jīng)不起推敲,以廣州恒大為例,廣州恒大在過去的9個賽季里拿到了8個中超冠軍,還兩登亞洲之巔,其知名度已無需贅言,這是否說明廣州恒大也無需更換名字了呢?
目前各俱樂部的名字大多都是背后投資商的冠名,其名稱大多朗朗上口。如申花意為“申城之花”,國安意為“國泰民安”,恒大則有“大者恒大”之意。各企業(yè)起名稱時自然經(jīng)過了詳盡的考慮,所以俱樂部的名稱聽起來也沒那么拗口。但若是真下定決心推行中性化改革,這些帶有濃厚企業(yè)色彩的名字還是換掉為好。
在足球俱樂部已出現(xiàn)百余年的歐洲足壇,各俱樂部的命名往往來源于球隊所在地。如我們所熟知的曼市雙雄,一支全稱為曼徹斯特聯(lián),一支則為曼徹斯特城。而德甲豪門拜仁慕尼黑的取名則更為干脆,其前兩字代表州名,后三字則為城市名。
如廣州恒大要模仿拜仁,則可直接取名為廣東廣州。若是廣州的兩支球隊效仿曼市雙雄,則大可改為“廣州城”和“廣州聯(lián)”,甚至連主場球衣的主色調(diào)都如此相似。
廣州恒大主場球衣和曼聯(lián)一樣都是紅色
當然,以上的猜測大多是玩笑話,姓名是一支球隊的門面,自然不可如此隨意。歐洲球隊的名字大多顯得過于直白,而我們的近鄰日本球隊的取名方法則可借鑒。
日本很多球隊會選用所在球隊的地標來作為球隊的名稱。如德島漩渦就來源于德島縣鳴門市的著名景點鳴門漩渦。
還有一種取名方式則是用俱樂部的價值觀命名。廣州恒大在上賽季亞冠聯(lián)賽中曾和廣島三箭有過交手,而廣島三箭的名字正是來源于幾乎在全世界都流傳著的三支箭的故事,即告誡人們要團結(jié)一致。日本版的三箭故事來自于日本名將毛利元就,他的故鄉(xiāng)就在當下的廣島西部。
足協(xié)的這次改革頗有浪漫主義色彩,畢竟在當前環(huán)境下,要各投資商放棄冠名權這塊大蛋糕殊為不易。若是中性化改革真能推行,各俱樂部如何更名也需要花費一番苦心思。
來源 | 羊城派
圖片 | 新華社
責編 | 魏超然
實習生 | 區(qū)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