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齡
整理者按:李家熾,離休前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機關(guān)事務管理局副局長,曾負責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的后勤保障管理工作。
1981年3月23日,我赴京參加全國機關(guān)事務管理局負責人座談會。會議閉幕時,中央辦公廳馮文彬副主任專門找我在人民大會堂就宋慶齡的病情進行了談話,告訴我:宋慶齡得的病是血癌;中央已派了由著名專家組成的醫(yī)療小組,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緩她的生命,但宋慶齡畢竟是88歲的高齡老人了,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意外。宋慶齡本人的意愿是安葬在上海宋氏墓地,也就是她父母的身邊。宋慶齡葬禮是國葬,時間是排好的,不能改變。如第一天宋慶齡逝世,第二天準備,第三、四、五天在北京舉行公祭,第六天舉行追悼大會,第七天就到上海安葬,所以中央要求上海方面要做好宋慶齡后事的一切準備工作。
第二天,我即返滬。我返滬的當天上午立即將中央有關(guān)部門通報的情況向上海市委的領導進行了匯報,上海市委在陳國棟的主持下召開了市委常委會及有關(guān)部門負責人會議,指出這是一項重要的政治性任務,按照中央的安排,一定要精心準備,確保這項工作的順利完成。
宋氏三姐妹(左為宋慶齡)
宋慶齡病重期間,我因工作需要曾多次往來于北京與上海之間。
5月24日在北京宋慶齡家的客廳里,晚飯后我忽然想到一件事,便對鐘興寶說:“興寶,首長畢竟年事已高,我們要做好以防萬一的準備。你要考慮好首長里里外外穿的衣服,并且準備好。”鐘興寶回答道:“好的。李局長,除了做好必要的準備之外,我還準備給首長縫一塊小手帕,手帕上面繡好首長喜歡的花,到時候放在首長的手里?!蔽艺f:“好,明天上午準備好?!碑敃r沈粹縝、張玨也在,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沈粹縝,她說:“這樣好?!?/p>
當晚,每天都來看望宋慶齡的廖承志又來看望她了,廖承志、高登榜(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和我都在樓上,廖承志對我說:“家熾,現(xiàn)在情況危急,你和陳國棟說,上海要提出宋主席的安葬方案來?!蔽乙宦牐X得問題重大,就說:“廖公,地方上恐怕有困難,因為地方上從來沒有辦過這種事情。”當時已是晚上8點多鐘,我馬上到樓下秘書辦公室打內(nèi)部電話向陳國棟匯報此事,陳國棟問道:“你怎么回答的?”我把我回答的話向陳國棟作了匯報,他說:“你這樣處理可以,只要在你回答的那句話前面再加幾個字:‘國棟同志說’?!蔽译S即把這個情況轉(zhuǎn)告了廖承志,他聽過后,不吭聲了。后來,高登榜對我說:“我回去了,廖承志也回去了,晚上10點半鐘派車來接你,我們一起到人民大會堂商量宋慶齡的后事安排方案?!?/p>
晚上,高登榜和我準時來到人民大會堂,找了一個房間商量方案。我們就宋慶齡的后事安排進行了討論,主要是以下幾個問題:
葬禮的規(guī)模。后來定為200人左右的范圍,這個范圍的確定頗費了些周折,由于之前都沒有國家領導人在地方上安葬的先例,開始考慮是300人,后來又考慮是500人,最后定為200人。
葬禮出席人員的范圍。主要包括社會各方面的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xié)、駐滬部隊三軍領導人、婦女代表、青年和中小學生等等。
葬禮儀式舉行的程序。把整個儀式舉行的程序都確定下來,并在葬禮結(jié)束的當晚由市人大舉行宴請。
當晚,我們把擬定的方案報送給當時主持中央工作的胡耀邦,他立即作了批示。第二天早上6點,高登榜打電話給我,說:“家熾,中央辦公廳已經(jīng)給你買了飛機票,8點半你回上海,中央辦公廳派車送你去飛機場,照方案執(zhí)行?!?/p>
我?guī)Я诉@個方案的復印件馬上趕回上海,向上海市委常委會進行了匯報。陳國棟主持會議,指出這項工作是政治性工作,按照中央的決定只能做好,不能出一點紕漏。宋慶齡安葬在上海是她本人的意愿,也是上海人民的光榮。要求各部門負責人抓緊做好準備工作。
左起:毛澤東、宋慶齡、周恩來
在向上海市委的領導匯報完后,我又于當天下午立即飛回北京?;鼐┮院螅蚁蛄纬兄?、高登榜及治喪小組匯報了宋慶齡安葬的執(zhí)行方案,廖承志表示可以。
隨后,廖承志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海外來的宋慶齡親屬,童小鵬(時任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高登榜、廖辦楊主任、汪志敏(時任國務院機關(guān)事務管理局副局長)和我一起陪同參加會見。
其間,中央還兩次派人來上海檢查宋慶齡的后事準備工作,一次是楊拯民(楊虎城將軍的大兒子,時任全國政協(xié)副秘書長)代表中央治喪小組來上海,還有一次是解放軍總政治部的秘書長,我都從北京回到上海陪同檢查。
5月29日,宋慶齡逝世后,她的葬禮就是完全按照這個方案執(zhí)行的。
6月4日上午9時55分,宋慶齡的國葬在上海隆重舉行,鄧穎超、烏蘭夫、廖承志、陳慕華等中央領導出席。這其中有一個小插曲,葬禮原定是在上午10時舉行,但是6月初的上海已經(jīng)是驕陽似火,當時來參加葬禮的各界代表已經(jīng)整齊地列隊等候在萬國公墓(現(xiàn)宋慶齡陵園),其中還有不少少年兒童代表,人多天氣熱,當鄧穎超等中央領導由北京乘專機抵達虹橋機場,又由虹橋機場來到萬國公墓時,已經(jīng)是上午9點半多了。鄧穎超馬上跟我說:“家熾,我不休息了,馬上陪我到現(xiàn)場看看?!蔽揖团阒少F賓室走到葬禮的現(xiàn)場。一看當時的場面,鄧穎超跟我說:“你馬上跟國棟同志說,現(xiàn)場太熱了,學生們已經(jīng)等了很久了,不要到10點鐘,立即就開始吧,早一分鐘開始也好?!蔽铱觳脚艿疥悋鴹澩咎?,向他匯報鄧大姐的意見,陳國棟同志說:“好,立即開始。”就是因為非常擔心大家的身體,所以鄧穎超臨時決定提前舉行。這樣,宋慶齡的葬禮實際上是比預定的時間提前了5分鐘舉行。后來全國報道宋慶齡葬禮的消息也只是寫了上午舉行,沒有寫具體的時間。
這件事情對我教育很深,那天出席葬禮的人員中不僅有老人,還有許多的青少年,鄧大姐充分考慮參加葬禮人員的身體情況,這種人性化的做法至今令我難忘。
——摘選自《百年潮》2009年06期
作者:李家熾口述 黃玉抒整理編輯:周怡倩責任編輯:徐堅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