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美國人寫的文章《各位,有點兒不對勁:對比美國2009年的H1N1病毒和中國2020年的冠狀病毒》刷屏了。
文章中給了這樣的數(shù)據(jù),2009年,美國暴發(fā)甲型H1N1流感,最終死亡近30萬人。直到疫情爆發(fā)的6個月后,政府才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
文章大意是說外國人就別瞎惡意抹黑攻擊中國了,并大大贊了一把中國政府的防控工作。對比許多外媒的文章,這篇文章就是一股清流。
對比下國內(nèi),我們自己人吐槽自己人的情況其實也很多,這種吐槽往往會跟病毒一樣,傳播的很快。
今天的話題,和思維的糾偏有關(guān)。
01逆勢而上的愚蠢今天的開始要先聊聊大馬哈魚,這是一個好吃同時充滿武士道精神的物種。
這種魚有一個悍不畏死的特性——洄游。
每年夏季或者秋季的時候,性成熟的大馬哈魚就要開始魚生最重要的事情:繁殖!特別的情況在于,大馬哈魚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出生之地才會產(chǎn)卵。
洄游的大潮一旦開始,所有的魚兒都停止了進食,跋涉幾千英里回故鄉(xiāng)。(對的,不吃飯也得干活?。?/p>
大馬哈魚的出生地往往在海拔很高的地方,出生之后就會順流而下,沿著河流、經(jīng)過瀑布順著勢能匯入大海。請注意,這就導(dǎo)致洄游變成了一個反勢能的過程。
體力不行堅持不了的會OUT、爆發(fā)力不夠無法越過瀑布的會OUT、運氣不佳被吃掉的也會OUT。
據(jù)說上億條大馬哈最終有機會到達目的地留下子孫后代的只有0.4%,也就是1000條會有996條死掉。
這就是個千軍萬馬赴死的場景。但基因達到了目的,它挑選出了最強壯的魚留下DNA來傳承。
這還沒完,成功留下精子和卵子的大馬哈魚一般也會很快死去,因為這實在是沒體了,精盡魚亡。魚的尸體會漂浮在河上,使河里的浮游生物暴漲,新孵出來的魚也有機會吃到daddy或者mummy的尸體獲得營養(yǎng)......
新生魚逗留一段時間,就會開始順流而下,開始下一輪的生存循環(huán)。
從我們旁人看,這魚真是蠢啊,生存的第一要義都無法保全。
是本能控制了魚。魚用自己的肉身,完成了基因的使命。
人也有本能,所謂本能,是不假思索而被基因的密碼所控制的,同時這種控制是不被發(fā)覺的。因為被發(fā)覺的控制就是不自由,就是束縛,人就會試圖擺脫,那這就不叫本能。(有趣的是,擺脫束縛本身就是一種本能。)
據(jù)說一個肥宅和一個身材火辣的人之間有個很重要的本能差別,胖子在吃飽的時候本能是我還可以再吃一口,而好身材的人是enough,不想再吃了。
人身上有一種基因叫印記基因,可以快速遺傳給下一代。在饑荒之年出生的孩子,得肥胖癥的概率會遠超常人,基因控制了吃的本能。
有一個數(shù)據(jù)顯示911事件不久出生的孩子,患抑郁癥的概率也大大增加。除了身體,基因還控制了人的思想,你的思考背景是亮的還是灰的?
02概率先問個概率問題:
Jack是個性溫和內(nèi)向的人,對別人沒什么興趣,但是如果你找他幫忙,他都會幫你。他很愛整潔、喜歡事情井井有條,對細節(jié)非常在乎。
請問這個人更可能是圖書館管理員還是農(nóng)夫?
有一個數(shù)據(jù),70年代,美國圖書館管理員和農(nóng)夫的比例是1:20。因為農(nóng)夫的人數(shù)遠遠大于管理員,所以這道題的答案應(yīng)該是農(nóng)夫。
類似的問題:一個長相斯文喜歡看莎士比亞聽柴可夫斯基的人,更可能是大學(xué)教授還是司機?
答案你應(yīng)該能自行作答了。
再來說個很常見的概率分布:正態(tài)分布。中國做為數(shù)學(xué)教育在全世界領(lǐng)先的國家,相信大部分人都能看懂這張圖。
自然界或者人類社會的很多事情都符合正態(tài)分布,這種分布是說極端的事物是很少的。
比如一個村子里,有貌美如花的村花和長相詭異的如花,都是有的,但只會是少數(shù)人。大部分人都集中在均值附近,長相普通。
說個題外話,人類最深切的痛苦之一就是不接受自己處在均值里,老是跟那個極大值去比,作死就變成了一種常態(tài)。
普通、正常、沒亮點這才是大概率事件,是我們面對的主流。
03本能和偏差好了,上文說了本能和概率,這到底啥關(guān)系呢?
先說說本能。
想象你是一個武力值滿分,穿著獸衣提著石斧的原始人,經(jīng)過一片茂密的叢林,叢林里發(fā)出詭異的窸窸窣窣的聲音。
請問你是看了一眼自己強壯的臂膀上去一探究竟呢還是拔腿就跑?
快別看了,理智點理智點,大部分拔腿就跑的原始人避免了被獅子吃掉的命運,把基因遺傳了下來。
因此,我們?nèi)说谋灸苁歉P(guān)注危險的、負面的點,也更傾向于相信這種危險和負面。
再說說概率,我們不得不提提新聞的特點。
首先,只有極端事件才會被報道!
隔壁老王生了一個孩子,這不會是個新聞。如果隔壁老王生了一個黑人孩子,那這可就要流傳開來了。
下面是個段子:
布什說:"我們準(zhǔn)備干掉4000萬伊拉克人和一個修單車的。"CNN記者不解地問道:"一個修單車的?為什么要干掉一個修單車的?"布什沒說話,只是轉(zhuǎn)身拍拍鮑威爾的肩膀:"你看吧!這下相信我說的了吧?沒有人會關(guān)注那4000萬伊拉克人。"
其次,負面的事件更容易被報道。
比如隔壁老王的兒子智商一測有200(高得很),你除了感嘆這老王家祖墳冒青煙并且偶爾拿出來教育下自家小孩,大概率是不大會到處宣傳別人家孩子多么多么出色的。
如果老王兒子其實是個蠢蛋,有個高人前來指指點點聲稱此乃天縱奇才,只要給個千八百萬的學(xué)資必然把他培養(yǎng)成才。老王頭腦一熱,就被騙錢了。(還真有這檔子事,上了社會新聞。)
這大反轉(zhuǎn)來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綜上,成天包圍著我們的新聞大部分可能是極端的、負面的、未知真假的!加上我們的本能,這就很容易發(fā)酵成謠言、陰謀論、吐槽集錦、負面情緒的集合等等!
回憶下正態(tài)分布的曲線,這其實是相當(dāng)小概率的事件,并不是我們生活面對的主流。所以那些專注負面新聞,成天吐槽這吐槽那,說這不行那不行的想法,那真的是鉆了牛角尖了!
正常點,陽光點,普通點,這才是社會的主流和事物的本質(zhì)!